文章列表

【江元慶專欄】無效證據,闖關得逞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這則故事裡,依照脈絡敘事,可分為兩段故事,每段各有三個主要人物。第一階段的人物是:...


【高宏銘專欄】【高宏銘專欄】跳脫基本工資數字的思考
勞動部在日前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基本工資調高百分之五,月薪將調高至23100元,時薪將調高至150元,並預計明年元旦起實施。 此次基本工資的變動,亦如過往引起各方的諸多評論,有人認為調的不夠無法維持勞工生活,也有人認為這樣會造成企業經營困難。是否應該存在基本工資?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價格取決於需求,如果能提供技術或服務是需求高,而擁有此


【高宏銘專欄】【高宏銘專欄】逾越法律規定的假釋准駁
日前報載前味全公司董事長魏應充報請假釋,被以「社會觀感不佳」為由駁回假釋報請,可是明明在刑法第77條第1項是規定:「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逾二十五年,有期徒刑逾二分之一、累犯逾三分之二,由監獄報請法務部,得許假釋出獄。」法務部矯正署假釋審查委員會這樣的認定似乎已經逾越法律對於假釋的要件範圍。


【高宏銘專欄】農曆七月談相驗制度改革
農曆七月,是習俗上的鬼月,傳說中各方好兄弟、好姊妹會在此月到陽間參訪,所以此月靈異事件也會增加。日前就出現有筍農在台南南化山區意外挖出一顆頭骨,經過相驗後,發現頭骨上有鈍器造成之痕跡,因而深入追查。連承辦員警都提到在要確認頭骨主人身分時,還有被電到的感覺。當然不管是否因為農曆七月的關係,讓這件事件重見天日,我們想跟大家說明的是,從這事件就可以知道檢察官的相驗是多麼地重要!


【江元慶專欄】疑來疑去,定讞仍藏疑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94年間,台北市警方蒐得情資,懷疑男子「阿國」持有槍械,暗中對他監聽。這年11...


【江元慶專欄】為什麼會這樣?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大約3年前,在台灣南部、尤其是台南地區的越南勞工圈子裡,開始流傳著「Pham」的故...


【江元慶專欄】17年了,強盜是誰?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107年6月9日,星期六。「阿鑰」邊吃著早餐、邊翻閱著報紙,一派悠閒。驀然,他...


【江元慶專欄】檢調錯殺了「王國輝們」!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101年9月12日,高雄地區檢調發動一波搜索。根據當年搜索票記載,搜索地點除了...


【家事法專欄】都是跑馬拉松惹的禍?-關於民法第1052條第2項的裁判離婚的事由
相關案件補充: 根據新聞報導桃園徐姓男子和劉姓女子3年多前結婚後,疑因劉女婚前2度墮胎令徐男耿耿於懷,拒與她行房,並沉迷於健身房健身;心灰意冷的劉女向桃園地院訴...


【江元慶專欄】司法江湖,路有冤阱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101年間,全體納稅人曾經付出一筆刑事補償款──96萬6000元,這筆金額只付...


【江元慶專欄】黑與白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油漆工的皮膚不能是白的?」 會有這個古怪的問題,是來自於一段故事。這個故事說來話...


【江元慶專欄】一個讓人心痛的故事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有些故事,需要被流傳下來。每當有性侵案件發生,「瞇兔」的故事,總會在高雄地區的部份...


【江元慶專欄】台灣司法亞馬遜叢林裡的一件個案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95年1月8日晚上,行經新竹縣竹北市自強一路的「阿傑」,看到路口有警方盤查,就...


【江元慶專欄】小姜鐵窗裡的司法驚世劇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台灣司法會令人警懼,其中原因之一,是法律明明有規定,但扮演「法律守門人」的執法者不...


【江元慶專欄】倒打自己一耙的檢察官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阿里山名聞遐邇,是台灣知名的國際觀光景點,這裡森林多、芬多精多,但盜伐林木的「山老...


【江元慶專欄】司法造孽啊!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進度更新: 2019.06.03司法院職務法庭判決檢察官詹騏瑋不受懲戒。 職務法庭...


【江元慶專欄】起訴後的疑雲不斷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大熊」有過前科,雖然他被檢察官偵辦過、起訴過,也判刑確定過,但他並不怨恨檢察官。...


【家事法專欄】有錄就能保平安?-錄音究竟能不能在民事案件中提出當證據?
文/賴佩霞律師(大壯法律地政聯合事務所、家事事件法授課老師) 「律師,我能不能把對方的說法錄下來,之後當作提出給法院的證據呢?」 「對方當下的口頭承諾,我實在是...


【江元慶專欄】16歲少年的佈局?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88年,「小螢」剛滿18歲。這年,就住在南投的她,被921大地震嚇得半死。不料...


【江元慶專欄】撬車?敲車?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101年1月21日晚上9點20分,屏東縣林邊鄉發生了一件刑案。 「阿耀」蹲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