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法律】《北國性騷擾》:即使孤單一人,你仍要挺身而出。
《北國性騷擾》是2005年上映的一部美國電影,改編自原著小說《Class Action》。故事以1988年發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性騷擾集體訴訟案為主軸,描述女主角裘絲在當地鐵礦公司工作,遭受眾多男性礦工與上司的言語、肢體性騷擾。離職後的裘絲決定為自己爭取權利,該案也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件性騷擾集體訴訟。
工作場合性騷擾 無人出面反抗
女主角裘絲是一位單親媽媽,為了扶養兩位子女,在朋友葛洛莉的介紹下,選擇時薪高、環境不佳、且以男性為主的礦場工作。在裘絲上工的第一天,就被男礦工以「妓女」、「婊子」稱呼,之後面對男礦工接二連三的性騷擾,其他的女同事都選擇隱忍下來。面對這種場面,裘絲曾向她上司反應,但卻得到要她「乖乖閉嘴做事」的回答。
隨著性騷擾情況日漸嚴重,無法坐視不管的裘絲,以為直接向鐵礦公司的老闆投訴,能得到正面的回應。然而,公司老闆不僅逼迫裘絲辭職,還威脅她不准再煽動其他女工人。除此之外,同礦場的女同事也多不支持裘絲的作為,因為這份工作是許多人唯一的生計來源,她們反而希望裘絲不要再製造爭端。
承受家人的不諒解,和同事們排山倒海的壓力,裘絲仍決定挺身而出,找上曾在紐約執業的比爾律師協助。面對當地最大的鐵礦公司,裘絲的這場官司無疑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於是比爾律師決定以集體訴訟的形式起訴。在裘絲的堅持下,原本孤立無援的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並加入訴訟,一同爭取她們該有的權利。
集體起訴大公司 促進訴訟經濟
這部電影以裘絲在法庭的答辯作為開頭,倒敘出裘絲在礦場工作的種種遭遇。片中所安排的性騷擾場景,無論是以言語、圖畫或是行為方式呈現,都會讓觀眾感受到不舒服的惡意。可怕的是,在礦場的氛圍下,多數男礦工覺得這些只是無傷大雅的玩笑,甚至認為女礦工們理當該隱忍。
電影本身除了演出礦場不友善的環境,也將許多篇幅放在裘絲與家人之間的矛盾,在法庭的攻防上並未多加著墨。但真實的這起案件(Lois E. Jenson v. Eveleth Taconite Co.),實際上一打就是14年之久,而且在1988年起訴時,因為人數不足的關係,一直到1991年才達成集體訴訟的條件,並得到法院受理,這是僅從兩小時的片長所無法想像的煎熬。
而集體訴訟制度,指的是為眾多當事人的共同利益所進行的訴訟,且判決的效力會及於所有當事人。這種訴訟方式,通常會出現在消費者損害、污染公害等受害者眾多的案件,有降低訴訟成本的優點,個別受害者也能透過集體訴訟獲得賠償。以我國來說,雖然制度不盡相同,但最有名的當屬RCA案,其中RCA員工關懷協會就是代表眾多受害員工提起訴訟。
建立制度法規 對不公平發聲
這起案件最終女員工與鐵礦公司達成和解,法院並要求鐵礦公司制定防止性騷擾政策,與建立申訴管道。而我國對於這個議題的立法,從2002年施行的《性別工作平等法》(舊稱兩性工作平等法),以及2005年上路的《性騷擾防治法》,分別使在工作場所與其他場合受到性騷擾的受害者能得到保障。
法律的保障固然重要,但很多隱性的不平等不能只靠法律解決,誠如這部電影中女主角的父親所說:「當你帶著妻子和女兒聚餐時,平常不會說這些性騷擾的話,為什麼到了礦場卻全說了。」明明知道是不對的事,卻因為站在多數的一方,而放任甚至助長它發生,只會導致更多受害者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