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司想評論】非正式論文就不討論抄襲?
根據新聞報導,準台大校長管中閔近日被立委踢爆,指他與前國發會副主委陳建良共同發表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政策效果評估」中的部分段落與某張姓研究生在2016年碩士論文相似,有抄襲的嫌疑;但由於張生的論文也有標註引用管中閔的手稿,目前有無抄襲仍需調查。


【司想評論】簽完手術同意書,醫生就可以免責嗎?
根據新聞報導,一位香港馬姓婦人至李進良的嘉仕美診所進行自體脂肪隆乳。手術過程中,突然沒有呼吸心跳。送往國泰醫院急救後,仍回天乏術。案發後,警方偵訊進行手術的劉醫師、葉姓麻醉科醫師及2名護理師,以業務過失致死將四人移送台北地檢署。


【司想評論】HKA電競選手不行,陳威霖可以嗎?--住戶規約可以漫無邊際嗎?
前幾日電競選手陳威霖獲得遊戲《爐石戰記》世界冠軍,獲得將近美金25萬元的高額獎金,引起民眾再次對於電競產業的關注。但根據新聞報導,香港電競戰隊HKA的8名成員,於日前欲搬入位在南港某豪宅內的宿舍,卻遭豪宅管委會阻攔。管委會律師表示,依據管委會的規約,屋主不得將房屋作為員工宿舍使用,因此有權禁止他們入住。這樣的狀況不免讓人連想到電競玩家在社會上受歧視的情形。


【司想評論】乾爹公開煽情對話內容,構成「誹謗罪」?
日前新聞報導,實況主肉包包,因為不堪乾爹在其他平台上散布言論,在直播平台上澄清自己與乾爹往來的始末。乾爹為了平反,透過另一位實況主蛋餅薇涵公布與肉包包親密的line對話紀錄。雖然兩邊各說各話,但在這樣的過程中,兩位互相揭露對話內容,訴說事情的經過,究竟這樣的行為,在刑法上該怎麼被評價呢?


【司想評論】空中英語教室vs.空中英語傳教士--什麼是商標法的戲謔仿作?
昨日,知名Youtuber呱吉在自己的FB塗鴉牆上公開自己收到的存證信函。該函指出,基督教救世傳播協會認為,由呱吉主持的「上班不要看」工作室,使用「空中英語傳教士」拍攝黃色影片,搭載其「空中英語」、「空中英語教室」的商譽,以增加其影片曝光度,進而獲取商業上利益,已經違反了商標法第69、70條、及民法第195條等規定,要求下架影片並於特定時間進行和解談判。


【司想評論】酒駕是不是等於「殺人」?--法操經典文章選讀
近日新聞報導酒駕事件頻傳,光昨日就有送報員、及金門旅遊的中國籍遊客遭酒駕駕駛撞死的兩起事故,也再次引起了民眾對酒駕議題的注意力。 酒駕的刑責認定 事實上,酒駕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政府及民眾十分重視的問題,酒駕事件也時常占據新聞的各大版面,政府也十分積極地從法律面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司想評論】「大法庭」是在大什麼?
司法院於前幾日發出新聞稿,宣布將提出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建立所謂「大法庭」制度針對法律見解歧異問題統一見解,同時也宣布過去的判例制度將走入歷史。 什麼是「判例」? 再說大法庭制度之前,先讓我們來說說什麼是「判例」吧! 所謂的「判例」就是指最高法院從自己的案件中,選出幾個具有重要性的案件而來。更精確地說,最高法院會從很多的判決中,選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判決,將它裡面抽象的法律意見拉出來,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判例」。


【司想評論】原來八點檔都是真的!卡拉OK機與商業spy
法操小編前幾天到位於板橋的智財法院聽了幾個庭,在這邊就先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卡拉OK伴唱機的案子吧。 案件經過 本件被告甲經營伴唱機等機台的出租,並僱用被告乙與其一同與客戶接洽。104年10月間知悉某小吃店有租借機台需求,將存有告訴人公司享有著作財產權專屬授權的7首歌曲的記憶卡,插入其向上游租借的4台伴唱機中,並將這4台伴唱機租給小吃店。警方於105年1月持搜索票進小吃店搜索,扣到伴唱機4台、記憶卡4張、歌本1本。 被告乙一審主張,記憶卡為告訴人公司合法授權發行的前合作公司(下稱丙公司)(於103年間有往來)所灌錄並提供,自己並沒有重製歌曲,而只有單純出租機台。甲則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上述的事實,跟他沒有關係。


【司想評論】恭喜中獎!大頭兵聽令!
根據媒體報導,新竹一名高姓男子沒有收到教育召集令,沒去教召,被檢方依妨害兵役治罪條例起訴。新竹地院審理時,發現高男當泥水工,常跑工地,而且房東為了避稅,不讓他遷入戶籍,導致他收不到教召令;法官認為,民眾因工作、求學或家庭因素等,未實際居住於戶籍地者所在多有,本案處處可見各行業與市井小民的最真實生態,因此也順應民情,諭知高男無罪。


【司想評論】民宿放改裝小瑪莉被移送,只是放著錯了嗎?
根據新聞報導,台南有民宿業者為了讓住宿旅客留下住宿回憶,委託設計師協助,將俗稱「小瑪莉」的遊戲機台加以改裝成不具退幣功能的贈獎機,讓旅客抽選民宿紀念品。然而,機台尚未開始運作,就有警員佯稱其為民宿老闆朋友,要求櫃台人員開機讓他測試,沒過多久便有多名員警上門扣走機台,並將老闆以賭博罪送辦。員警指出,小瑪莉為公告查禁機台,只要擺放出來,就算沒有插電、或已經改裝都算觸法。


【司想評論】《血觀音》—觀音座旁的刀光劍影(二)
第54屆金馬獎由《血觀音》拿下最佳劇情長片,有深度的劇情與對台灣政治歷史的影射,在台灣電影史上非常難得,在網路上也引起一波熱烈的討論潮。 上次談到神祕的數字「3628」,是劇中被匯到王院長夫人戶頭的金額。在被媒體以黑金披露之後,王院長也在「王馮對抗」的政治鬥爭中垮台,馮秘書長上位。


【司想評論】勇敢揭弊被免職,揭弊者需要更多保護
根據新聞報導,有前公務員發現長官不斷要求做假帳,因按耐不住罪惡感,便向廉政署自首,並協助檢方調查原單位貪污情事。事後法官雖然依據貪汙治罪條例予以免刑,但依據現行的公務人員任用法,仍被予以免職處分。當事人在民間司改會的義務律師陪同下,已於近日針對公務人員任用法一律免職的規定,向大法官提出釋憲聲請。


【司想評論】盜用外國人著作做紅包,著作權法保不保障外國人?
根據新聞報導,有網友在捷運忠孝敦化站八號出口附近,發現有人擅自將日本藝術家野村一晟的原創文字設計作品作成紅包,並在街上批貨販售。這名網友將照片放上社群網路後,引來許多網友的回應,批評這種行為無恥。原作者野村一晟也在貼文下方回應,表示正在思考如何保障自身權利。


【司想評論】看電影學法律--《與神同行》中的法律問題
近期上映的韓國電影《與神同行》在台灣票房開出紅盤,目前票房已經突破了2億元大關,堪稱年度票房最佳的韓國電影。故事透過消防隊員金自鴻死後接受審判的過程,帶領大家進入他的人生,並對人性做出深一層的批判。


【司想評論】《激辯風雲》:一個不公正的法律,根本不能稱為法律
激辯風雲(The Great Debaters)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2007年由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擔任主角兼導演的一部電影,描述美國1930年代,一位任教於德克薩斯州威利學院的詩人馬文·托爾森(Melvin B. Tolson)的故事,他帶領4位學生組成辯論隊,並在那個仍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的年代,為黑人民權邁出重要的一步。


【司想評論】從頂新越南油二審結辯 看台灣司法資源之浪費
頂新越南油案二審,在2017年的最後,最後的審理程序在經過五天連續、長達45小時的密集審理後終於結束。這五天的審理,等於是完整呈現本案原貌,讓我們對於頂新案能有全面的了解,但也同時浮現了台灣司法制度的問題。


【司想評論】律師洩密被約談,為什麼要有羈押庭前閱卷制度?
根據新聞報導,新北地檢署日前針對一名游姓律師將羈押庭前閱卷所得到的資料,透過拍照及社群軟體轉發給他人一案,認為該律師涉犯洩漏國防以外機密罪,目前已約談相關人等釐清案情,並於10日凌晨,諭令游姓律師已5萬元交保,吳男請回。這起案件也是自去年4月修正刑事訴訟法容許律師於羈押庭前閱卷以來,第一件律師涉犯洩密罪的案件。


【司想評論】《血觀音》—觀音座旁的刀光劍影(一)
導演用一部片長不到兩小時的電影,講了人性、談了政治,將社會安逸的表面血淋淋的撕開,人性的各種貪婪慾望,隱晦內斂或張牙舞爪,赤裸地在電影中以不同的形式表演著。當電影結束,影廳燈光亮起,屏幕上羅列著演員與幕後工作人員的名單,卻仍只能呆坐在位子上,被電影的內容與氛圍狠狠攫住,久久不能自己。


【司想評論】警察開槍「防」拒捕,判決大不同!
2013年8月13日,台北市萬華區,發生了警察追捕嫌犯的事件,過程中因為嫌犯為了躲避警方追捕,將車行駛上中華路的人行道。張姓員警為了避免嫌犯繼續加速狂飆,導致周遭行人的危害,故持槍朝嫌犯所駕駛車輛射擊兩槍,嫌犯因此不慎死亡。


【司想評論】勞基法修正案三讀通過!但真的保障人民生存權了嗎?
勞動基準法(下稱「勞基法」)修正案已三讀通過,但同時由於本次勞基法針對加班時數的延長及休假方式等等,都產生許多爭議。 說到工作的問題,不免讓人想到前一陣子上映的《大佛普拉斯》。導演透過劇中貧窮小人物與富裕老闆間的矛盾衝突,表達了社會底層人民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