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法操現場】【食安法座談會】食安法第49條為什麼有問題?
2019年農曆新年前,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特別舉辦了「跨領域角度論食品安全法治之實然與應然」座談會。邀請各方專業,一同討論、解決目前食安法存在的爭議問題,尋求合適的解釋與處理方法,以保障我國的食品安全!

【法操現場】【食安法座談會】食安法要保障什麼?是立法者說的算嗎?
既上一場《跨領域角度論食品安全法制之實然與應然》學術座談會,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再次舉辦與食安法相關的座談會《傳統刑法理論是用與現在風險社會之衝突與調整─以環境衛生安全為中心》,邀請刑法學者一同討論「傳統危險犯理論與現代風險控管」及「普通刑法與附屬刑法之交錯適用」。


【法操現場】【金融與經濟法規座談】新市場經濟模式的困境和因應之道
2019年4月16日,臺灣高等法院和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合辦『新市場經濟模式下當代「行政管制」與「罪刑法定」之反思與實踐~從直接金融、平台經濟到循環經濟』座談會,會議分為三個場次進行,主題分別是「新市場經濟模式下私法自治與國家管制之界線-從數位平台、Uber到溯源管理的風險分擔談起」、「金融科技創新與現行法制之扞格與衝突-各種交易模式與契約定性」和「從罪刑法定原則看銀行法第29條之一之適用困境與違憲疑義」。


【法操現場】《法操論壇:逃漏稅,該怎麼罰?》摘要紀錄
2019年04月13日下午,法操司想傳媒於東吳大學城中校區舉辦了「法操論壇:逃漏稅,該怎麼罰?」座談會,邀請了學者專家與聽眾一同討論逃漏稅的處罰議題,內容主要討論: 逃漏稅以刑法處罰是否適當? 所有逃稅和漏稅的金額,均是國稅局說了算,國稅局都用其認為可以課到最多税的方式去核税,為何國稅局的標準都會視情況改變?


【法操現場】【20190329食安法研討會】食安法的刑罰規定是否合理?風險管理角度如何規範?
2019年03月29日,由台灣高等法院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合作舉辦的「從權力分立交錯於環境法與食安風險層級管制~以處罰法定原則為中心~」研討會,在台北高等法院民事庭大樓展開。會中邀請了多位專家學者蒞臨針對食安法中的處罰規定予以介紹、交流。


【法操現場】【法官法修法座談會01】到底要怎麼設計評鑑制度?
2019年05月14日下午,由台灣本土法學雜誌與東吳大學法學院合作,舉辦了法官法修法草案座談會,會中邀請多位學者專家針對「評鑑制度的設計」、及「檢察一體與檢察獨立」的分際進行討論。本文將帶大家來了解第一部分有關「評鑑制度的設計部分」的討論。


【法操現場】【法官法修法座談會02】檢察獨立與檢察一體
2019年05月14日下午,由台灣本土法學雜誌與東吳大學法學院合作,舉辦了法官法修法草案座談會,會中邀請多位學者專家針對「評鑑制度的設計」、及「檢察一體與檢察獨立」的分際進行討論。本文將帶大家來了解第二部分有關「檢察一體與檢察獨立」的討論。


【法操現場】【食安法座談會】環境汙染、溯源管理與食安
民國(下同)108年5月28日下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舉辦了「從環境污染到食品安全的交錯論證」研討會,邀請了法學者、食品科技學者、風險管理學者、農委會官員等各領域專家,針對環境汙染和食品安全之間交互作用廣泛討論。


【法操現場】【層級化風險管理之刑事政策座談會】以「循環經濟」思考「溯源管理義務」
2019年5月31日台灣本土法學雜誌舉辦「層級化風險管理之刑事政策–以師法新加坡經驗為中心–」學術座談會。本次座談會,總共分成三場,針對「監理沙盒」、「循環經濟」、「刑事政策」進行探討,本文就讓我們聚焦於第二場「從『循環經濟』思考『溯源管理』義務之必要性與其定性」。


【法操現場】【層級化風險管理之刑事政策座談會】「鞭刑」真的可以有效降低「犯罪率」嗎?在台灣可行嗎?
2019年5月31日台灣本土法學雜誌舉辦「層級化風險管理之刑事政策–以師法新加坡經驗為中心–」學術座談會。本次座談會,總共分成三場,針對「監理沙盒」、「循環經濟」、「刑事政策」進行探討,本文就讓我們聚焦於第三場「新加坡的鞭刑制度」。


【法操現場】【20190606刑事證據法則研討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案件如何進行證據調查?
2019年06月06日,本土法學雜誌與台灣高等法院聯合舉辦了刑事證據法則研討會,會中針對近期熱門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案件中:「證據應該要如何調查」的問題進行討論,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法操現場】【20190623法操論壇:資訊戰與法律】面對資訊戰,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隨著資訊技術的進度,戰爭的形式已經有了許多的變化。就像火藥的發明,將戰爭從冷兵器時代往熱兵器時代推進,網際網路、社群網路的興起也改變了戰爭的形式,「資訊戰」成為未來國家戰爭、國力評比的重要指標。


【法操現場】【永社座談】監察權與檢察權的糾葛:監察權的界線在哪?誰可以監督檢察官?
2019年5月14日發生的曲棍球案,監察院彈劾偵辦此案的檢察官,隨即引起正反兩方的激烈辯論。但監察權與檢察權的衝突,並非第一次發生,過去監察權與檢察權、司法權間的爭議不斷。


【高宏銘專欄】保家衛國,人人有責
面對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的防疫狀況,面對難以捉摸的疫情,許多國人也是忐忑不安,相信要一直保持心情平靜,確實很不容易。可是回到現實,面對疫情,我們還是要想要如何挺過這一關?


【高宏銘專欄】中壢盤查事件,真的很蠢?
根據報導,有位音樂(舞蹈)老師在中壢被員警要求提出證件,老師拒絕並說了一句「真的很蠢」,該員警就以妨害公務逮捕老師,並拘留9小時。


【高宏銘專欄】通勤職災的雇主責任
近日大家突然瘋傳一件在民國106年間的台南地方法院行政訴訟的判決,該判決主要是一位台南的長者在夜班下班後前往某鹹粥店用餐後返家途中遇到交通事故受傷,後來向勞保局申請職業傷害醫療給付,被勞保局認為該長者下班後前往某鹹粥店之行為,已脫離自就業場所返回日常居住處所之應經途徑,不屬於職業災害,所以不予給付。因此該長者後來向法院提起訴訟,在本件中,法官認為下班後去吃碗鹹粥是該長者日常習性,所以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之私人行為,所以仍屬在合理通勤時間發生事故,因此屬於職業災害,勞保局應該要給付。


【高宏銘專欄】改革台鐵的芻議
2021年4月2日上午台鐵一班太魯閣號在接近花蓮車站前的隧道因撞擊工程車導致50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對於此一重大事故,除了要檢討施工的工程公司外,對於要求台鐵的改革的聲浪,也是此起彼落。


【高宏銘專欄】牛轉乾坤妙,展望辛丑
庚子年終於近尾聲了,在這一年中,許多人都體會到庚子年果然是激烈變動的一年,當然主要是疫情的影響,讓全世界的互動模式起了極大的變化。而台灣在疫情的紛擾之下,2020年度的經濟成長率仍維持正成長,且幾乎是主要經濟體中成長率最高的,這樣的表現,台灣全體國人的努力,當然是值得稱讚。


【高宏銘專欄】略談最高法院廢除「限量分案」
最高法院於今年開始未久即公告將廢除「限量分案」制度(新聞稿: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350871-63457-1.html),對此,我們深表贊同!首先全國沒有任何一間法院有「限量分案」的制度,許多法官都兢兢業業,宵衣旰食地努力審理分派到的案件,基於法官職位的公平性,最高法院法官本就無理由可以「限量分案」。其次,最高法院於本採取「限量分案」,讓許多案件都只是在最高法院等待分案,等待時間甚至可能超過1年以上才進行分案,在等最高法院審理後,又可能要多花很多時間,法院無法即時回應人民的訴訟請求,這對人民訴訟權益實在傷害甚深。


【高宏銘專欄】昂首邁向2021年
多年後的世代回顧2020年,不知道會以何種心情或用語來表達?但以此時來看我們國家台灣所經歷的2020年這一年,我們應該可以感到驕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