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操現場】【20190623法操論壇:資訊戰與法律】面對資訊戰,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文/法操司想傳媒
隨著資訊技術的進度,戰爭的形式已經有了許多的變化。就像火藥的發明,將戰爭從冷兵器時代往熱兵器時代推進,網際網路、社群網路的興起也改變了戰爭的形式,「資訊戰」成為未來國家戰爭、國力評比的重要指標。
然而,和過去資訊大多來自叫得出名字、追查得到上游的傳統媒體不同,網際網路雖然會顯示特定的ID,但我們無法透過ID去了解背後這個「人」或「團體」。我們應該如何因應這樣的時代轉變,法治上又應該如何面對這個問題,成為未來十分重要的問題。
因此,法操在2019年06月23日舉辦了【法操論壇:資訊戰與法律】專題論壇,邀請了近期十分關注、且正在研究資訊戰議題的沈伯洋助理教授;對於不實資訊散布做過實證研究的鄭宇君副教授;以及研究不實資訊法律面問題的吳景欽副教授等人,來與我們聊聊這個議題。
沈伯洋助理教授:建構言論來源透明化制度,讓民眾知道消息的「源頭」
資訊戰其實並不是一種新的戰爭型態,在過去就已經存在在軍事戰爭之中。但在資訊、網路發達的現今社會,資訊戰已不僅僅出現在一般軍事戰爭中,在非軍事戰爭中也佔有一席之地,是橫跨「軍事」以及「非軍事」戰爭的一種特殊類型。
資訊戰其實也有很多種類,除了大家比較常聽見、也一直持續在進行的「駭客攻擊」外,還包含了「情報攻擊」、「基礎設施攻擊(註)」、「干擾無限通信設備」等攻擊形式。但相較於上述這些攻擊類型,目前大家比較著重討論的、也是比較可怕的,莫過於「認知領域攻擊」,而我們常聽到的「不實資訊」、「假新聞」等等,也僅僅是「認知領域攻擊」中的其中一種攻擊方式。
所謂的「認知領域攻擊」,白話一點的講法就是針對人「思想」的控制。這樣的攻擊形式用在商業上就是「行銷」,如何讓人購買特定的商品、如何投其所好、其所需要使用到的心理學知識等等,這些其實都與軍事上的利用是一樣的道理。只是在軍事上的運用,是透過各種資訊讓對象國家內部產生混亂,進而利於後續其他諸如「操控選舉結果」、或「宗教戰」等等的攻擊行動。這一部分目前俄羅斯已經發展地十分純熟,也有過幾次成功的攻擊行動,例如俄羅斯就曾對烏克蘭發動過成功的資訊戰役。而中國對於俄羅斯的技巧也十分有興趣,並派人到俄羅斯做過研究,雖然目前仍處於較粗淺的階段,但由於台灣本身幾乎沒有防禦能力,因此成果仍然可觀。
沈教授表示:隨著近年習近平將各個組織內部的網軍整合到解放軍的戰略支援部後,中國開始有一個整合性的單位在對台灣進行攻擊;加上近年中國立法要求國內各個企業在其內部設置「共產黨支部」後,中國政府也可以藉此分享這些企業取得的個人資訊、及行銷技術等等。此外,對台灣地方狀況最為熟悉的「統戰部」也在前幾年整合進了戰略支援部內,從這種種的情勢變化來看,都升高了台灣的危險狀態。
就像前面提到的,資訊戰的目的是要讓國家內部自己產生混亂,但要如何讓國家「亂」呢?其實就是透過操縱對象國內部的議題,引起或加深社會的對立。以俄羅斯對美國的攻擊來說,就透過美國的「種族議題」、「移民議題」、「LGBT議題」等等的方式,深化內部的對立。而中國對台灣,最主要的打擊對象就是「藍綠對立」。但僅造成對立並不夠,他們同時也會透過污名化政府政策的方式,例如在推動新南下政策時製造不利消息等,來達到讓台灣內部更加對立且混亂的效果。
沈教授認為:和美國不同,台灣內部其實存在著許多「內賊」。他舉例有些行銷公司會接受中國的資金,替中國在台灣投放廣告、資訊並進行行銷。而中國在台灣就找了多個行銷公司為其工作,他們彼此間並不知道對方存在,也因此能分散在不同時間進行攻擊。
由於台灣境內存在著「收錢替中國做事」的狀況,因此對台灣而言最麻煩的問題就是找出哪一個言論才是中國散布的言論。雖然我們常說中國透過「網軍」對台進行攻擊,但不是只有中國會對台灣使用「網軍」,台灣自己內部也會使用網軍去攻擊敵對陣營。同時,線上許多「親中言論」與「中國共產黨言論」其實高度相似,我們很難區分一個言論是台灣內部的團體散布、還是由中國散布的。如果完全禁止親中的言論,這樣不僅會產生違反憲法上言論自由的爭議,對言論自由市場也有傷害。
因此沈教授認為:這樣的問題可以透過最近正在推動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來解決。舉例來說,如果有人收了中國資金、或經中國指派來台灣宣傳武力統一,他就必須向主管機關登記、並交代金流、組織等,並告訴民眾自己背後代表的勢力,也就是表明自己是「中國的代理人」。建構這個制度的目的,是為了要讓民眾能夠清楚知道資訊的源頭,因為現在應該要的關注重點並不是虛假消息本身,而應該是「消息是哪裡來的」。
鄭宇君副教授:應該要對資訊抱持著壞疑的態度
我們常說的「假新聞」其實並不是一個適切的說法,因為新聞必須奠基在「事實」之上,因此較精確的說法應該是「不實資訊」。而不實資訊又依照如何產生,可以區分為不小心疏漏或缺乏部分來源造成的「錯誤資訊( Misinformation )」以及故意捏造或扭曲的「虛假資訊( Disinformation )」兩種,但在現實上我們其實很難區分這兩者的差異。
其實在學術上,針對不實資訊有提出透過「內容接近真實的程度」、及「是否有意欺騙的程度」,來將資訊進行劃分(如下圖)。但是在實際操作面上,雖然接近事實的程度可以透過事實查核來確定,但創作者的意圖究竟是不是「有意欺騙」則很難確認,有時候或許原創者只是KUSO,但經過幾次轉發以後,就可能變成不實的資訊。
(本圖摘錄自鄭宇君教授PPT內容)
鄭教授表示,自己從2011年開始就在研究社群媒體上的政治事件,發現當中有一些不實資訊的運作。她將社交媒體上的不實資訊操作方法,大致區分成以下幾種:
- 假的內容:從真假參雜到完全虛構都有
- 假的發言者:假冒名人名義發文以取信於人,例如反送中條例期間,有人假冒台大教授名義分享文章。
- 假的評論:利用水軍、機器人灌留言,形成壓倒性單向輿論
鄭教授舉例:2015年11月11日大量中國網友翻牆進攻蔡英文臉書的「帝吧出征」事件,當時在一個晚上累積12萬則留言。但經過研究發現,原先預期兩岸網友會針對「統獨議題」進行討論,但其實並沒有,因為大量重複留言的資訊流將認真討論的留言迅速蓋過,造成討論無法成型,阻礙了正常的對話溝通。 - 假的來源:大量分享有問題的超連結
鄭教授舉例:有心人會在特定的粉專、社團、LINE群組等等引述訊息,並同時附上一個網站超連結,以讓讀者相信消息來自於可靠的來源。而這類「有問題的」超連結,則大多是假的新聞網站、內容農場、假的論壇及惡搞網站等等。透過這樣的操作就可以使人誤信確實有人在討論特定議題,進而達到誤導閱讀者的效果。
鄭教授認為:面對資訊戰的最好防禦方式,是強化人民的辨識能力。鄭教授也提出了幾個方法:
- 要對標題保持懷疑的態度
- 注意連結是不是假網站
- 注意訊息的來源是誰
- 注意不尋常的格式、怪字、排版
- 檢查照片是否真實、或者是否在正確脈絡
- 檢查日期正不正確、時間序列是否合理
- 查核證據、檢查資料內容是否正確
- 參考其他網站是否有相似的報導
- 確認報導是不是只是為了搞笑
- 面對訊息保有批判性思考,僅分享自己認為可信的資訊
鄭教授提醒大家:分享之前,我們應該先區分這則訊息究竟是事實、還是評論;如果是評論,應該要先就作者的主張是否有依據、其依據是否正確進行查核,盡可能不因自己的情緒或個人偏好影響對資訊的判斷,才能有效防堵不實資訊帶來的危害。
吳景欽副教授:法律不是萬靈丹
這一段時間來,政府已經針對國內的相關法規進行了一波盤點,並提出了許多法規的修正草案,企圖解決不實資訊問題。然而就和前面學者們說的一樣,在立法時「如何定義什麼樣的資訊是不實資訊」,勢必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但就現在的版本來看,反而更加不明確、更難判斷。
吳教授指出:以選罷法修正草案為例,雖然設下了相關處理模式,但卻將認定是否為不實資訊的責任交給法院處理,無疑是將中立的法院捲進政治的漩渦。同時,吳教授也認為法律就如同抗生素,如果使用方式不當,不僅可能會失去預期的效果,更糟糕的狀況是讓民眾產生政府在控制思想的質疑。
此外,針對目前政府想要引進德國法規,要求平台業者控管其平台上資訊的問題,吳教授認為如何認定一個訊息是否不實,本身就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及困難,平台業者不一定有能力自為判斷。如果平台業者無法判斷、卻又被要求必須處理,是否會造成平台業者出現「有疑就下架」的寒蟬效應呢?
我們今天面對假新聞,應該要先思考我們要防範的「對象」到底是誰?是執政黨、反對黨、還是鄉民?面對不確定真假的訊息,究竟該由誰來證明?是政府、法院、還是第三方機構。但不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忽略掉一個最大的前提:究竟有誰能站在上帝視角判斷真假?
我們應該要提升資訊識別能力
從俄羅斯對敘利亞、烏克蘭的案例,我們可以發現資訊戰已不僅是紙上談兵,他已經是有步驟、且有規模地再進行的事情。然而面對中國資訊戰的步步進逼,有些人卻對此毫無警覺心,如同溫水煮青蛙,久而久之我們可能就會喪失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法治。
從這樣的議題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各種真真假假的資訊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但如果我們要透過法律管制言論,卻又會牽涉到憲法上言論自由的問題。因此想透過法律手段去管制、防範的話,勢必會有其困難性。
就如前面講者們說的,目前防範資訊站最有效的手段,莫過於提升自己對於資訊的識別能力、並在分享前先進行事實查證,從自己做起防堵工作,才能有效截堵資訊戰的威脅。
資訊戰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軍事對壘,每個人都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戰力。唯有時時注意自己接收到的資訊,並向身邊的人宣導正確的概念,才能避免資訊戰對我們的危害繼續擴大。
註
這邊指的是透過駭客攻擊的方式,對特定地區的基礎設施造成危害的類型。例如北韓透過駭客攻擊癱瘓首爾的金融、電視台等設施的「黑暗首爾事件」,即為基礎設施攻擊一例。
現場錄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