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司想評論】公布承審法官姓名,就能揪出恐龍嗎?
根據2016年7月31日的媒體報導指出,最高法院一改過去公告新聞稿不附審理法官姓名的慣例,經全體法官決議,在重大矚目案件的新聞稿,一律標示承審法官以示負責。主要的原因,是最高法院於今年五月間,對某弒母案經高等法院判處無期的被告駁回上訴,經媒體大篇幅報導,但卻誤把馮京當馬涼,誤將非審理該案的庭長當成承審法官,縱然嗣後該裁判書可於司法院網站查詢而澄清,但因為當下即時性新聞的誤導所造成的傷害,卻是難以彌補。


【司想評論】因為魏應充可惡就扣押? 「順應民意」成為院檢違法扣押的「正當理由」?
民國102年,爆發大統混油案,因牽連甚廣、引起全國民眾群情激憤,甚至因為大廠味全公司旗下油品涉案,民眾在103年發起「滅頂行動」,當時在社會同仇敵愾的氣氛下,檢方也不敢大意,於同年10月起訴,並大舉扣押時任味全董事長的魏應充名下財產,包含不動產、股票、存款等等,聽聞檢方此舉,一般民眾莫不予以肯定。


【司想評論】被冤是賊,以死明志!檢察官結案書類不該公開嗎?
民國102年6月間,一名陳姓男子因被指控竊取全家便利商店的遊戲光碟,而遭檢察官依竊盜罪在103年3月時起訴。但陳男認為自己並未觸法,不甘願被當成竊賊,竟然在5月時就選擇留下遺言,以死明志。


【司想評論】法官當庭罵人!竟然也算合法行使職權?
在民國104年11月24日時,司改會針對台中地方法院法官賴秀雯,在開庭時涉有濫用其訴訟指揮權,剝奪當事人陳述意見權利,開庭態度不佳,損及當事人尊嚴等情形,向法官評鑑委員會提出個案評鑑。而法官評鑑委員會在民國105年8月5日,就本案作出104年度評字第11號決議。


【司想評論】【司法院人事案】還是有爭議!?大法官「再任」有無違反憲法規定?
近日,因蔡英文總統原本提名的大法官人選謝文定及林錦芳二人,造成各界質疑,反對聲浪不斷,而蔡英文總統也順應社會期望,在8月14日同意撤回司法院人事咨文。重新思考後,蔡英文總統決定提名許宗力及蔡炯燉為新任大法官人選。


【他山之石】大法官的一句話|人民有不受政府審查而表達思想的自由!
1970年代,是美國種族歧視紛擾之時,郵政工人厄爾•莫斯利(Earl Mosley)在一所公立高中門前,舉牌抗議學校存在著種族歧視。在此事件後,芝加哥市政府頒布了示威...


【司想評論】妨害公務大逆轉!陳為廷、蔡丁貴二審無犯意無罪!
日前媒體報導,民國102年在立法院表達反服貿行動,而涉嫌妨害公務罪的公投護台灣聯盟召集人蔡丁貴,以及太陽花學運成員陳為廷,在第二審的判決出爐。二審判決逆轉了原本一審法院分別判處二人拘役40日、拘役20日的判決,均改判為無罪,全案確定。


【司想評論】誰在當法官?法官,還是鑑識專家?
以一個基層事實審法官的立場,法官對鑑識科學有什麼看法和期待呢?坦白說,我覺得問題出在「法官不懂,但法官需要作出判...


【司想評論】【陳皓揚虐貓案】私行暴力就是正義嗎?小心成重傷害罪現行犯
日前因大橘子一案而遭起訴的台大生陳皓揚,於8月16日在北院開庭,在諭知交保後,步出法庭時,被守候在北院門口的大批民眾群起圍毆,使得一旁的法警也...


【司想評論】特偵組好廢?那就乾脆廢一廢?
2017.1月更新:2016年11月18日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刪除《法院組織法》第63條之1(特別偵查組設立法源),2017年1月1日將特偵組正...


【司想評論】蔡英文總統,提名大法官請先做兩件事!
蔡英文總統520上任時,提出10月份要召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引起各界期待。然而,原先蔡總統提名的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謝文定、林錦芳...


【司想評論】司法院人事案捲土重來!崩壞的大法官任期制可能有解?
7月11日,現任司法院正副院長賴浩敏和蘇永欽大法官透過媒體證實,他們已經向總統請辭司法院正副院長暨大法官職位。同時,蔡英文總統原先提名的謝文定...


【司想評論】【司法院正副院長爭議】用行政官僚帶領司法改革!司改只是口號嗎?
司法院正副院長爭議不斷延燒,7月28日媒體報導,蔡英文總統可能「棄林(錦芳)保謝(文定)」,改提名前政務委員許志雄為司法院副院長。而8月8日上...


【司想評論】砍警案交保變羈押!難道罵一罵,司法就該大轉彎嗎?
文/法操司想傳媒 2019.08.30:汐止發生警為追騎機車紅燈左轉王姓男子,不幸殉職的憾事。檢察官凌晨訊問後認定王非惡意衝撞警員,以限制住居釋回,每日到派出所...


【司想評論】邱太三要的100%起訴定罪率,就是司法改革的目標嗎?
文/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法務部長邱太三在2016年7月18日主持新任檢察長就職典禮時指出,台灣檢方起訴定罪率約96.7%,換算起來,就是有約6270個人...


【司想評論】偵查羈押審查程序卷證資訊獲知權之突破─釋字737號解釋簡評(下)
文/林晉佑律師(台大法律系畢業,現為律師) 本篇主要討論釋字737解釋所遺留之若干違反體系正義等疑問。 律師之「卷證資訊獲知權」性質為「傳來權」? 從賴素如與...


【司想評論】大法官的提名:究竟是屬於何種提名資格?
文/法操司想傳媒 依據我國《憲法》第 78 條「司法院解釋憲法,並有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之權。」當憲法之解釋出現疑義時,司法院為有權解釋機關。《憲法增修條文》第5...


【司想評論】偵查羈押審查程序卷證資訊獲知權之突破─釋字737號解釋簡評(中)
文/林晉佑律師(台大法律系畢業,現為律師) 而本篇首先就「時間」(及時)、「方式」(適當方式)及「內容」(聲押理由與事證)等三個層次加以說明。 「聲押卷證資訊獲...


【司想評論】頂新案鑑定人費用誰來出?若頂新自己買單可以嗎?
文/法操司想傳媒 7月5日頂新案在台中高分院開啟審判庭前,檢察官早一步發出新聞稿,直指被告魏應充曾要求傳喚美國油脂專家Ken Carlson來台擔任鑑定人,同時...


【司想評論】【陸軍共諜案】還在戒嚴嗎?偵辦洩密的人也帶頭洩密!
文/法操司想傳媒 7月13日爆發陸軍共諜案,一名莊姓男子涉嫌為中國牽線,吸收5名退役和現役軍人蒐集國軍情資並賣給中國。高雄地檢署和高檢署宣布偵破本案時,將5名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