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家事法專欄】休妻計畫失敗的原因-關於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你應該知道的事情
文/賴佩霞律師(恆安法律事務所、家事事件法授課老師) 準備著手要想要離婚的一方,經常會詢問律師一個問題: 「每年申報所得稅時,對方都可以看到我去年的所得資料,有...


【司想評論】保障名額與平等原則
在我國現在的法律上,我們還是可以發現不少的「保障名額」規定,諸如對女性或原住民的保障名額,最典型的譬如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第2項規定,不分區立委的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或是原住民族工作權保障法第4條規定,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的約僱人員、警衛或技工等職位,原則上每100人就必須有1人為原住民。


【司想評論】搶遙控器,可不可以?
近日傳出有不明人士到小吃店、餐廳以代付「收視費」的方式,要求店家將店內的電視固定在某特定新聞台;再加上該新聞台曾經報導石虎 、黑熊和貓熊的比較,和「造勢晚會要大家不要離開」等等與事實不符的新聞,遭到台大學生發起連署抵制校內餐廳播放特定新聞台,政大學生也發聲呼籲大家勇敢「搶遙控器」,拒看該台。


【王炳忠案】李登輝是不是說傳就傳?
2019年03月27日上午,台北地方法院再度針對王炳忠、侯漢廷等人的國安法案件進行審理。 繼續未完成的準備程序 本次的審理程序繼續針對上次準備程序未完成的部份表示意見,而這次開庭也是第一次全體共同被告一同到庭。


【司想評論】婦聯會的財產為什麼要充公?
民國(下同)108年3月19日,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下稱黨產會)以黨產處字第108001號處分書,命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下稱婦聯會)30日內將不當取得的約388億元財產(其中含381億現金存款及台泥股票,以及公告現值約6億的不動產等),移轉為中華民國所有。


【法操小教室】民法小教室契約|MOU是什麼?簽MOU有用嗎?
高雄市長韓國瑜行程滿檔,先是去了新馬、又港澳,最後還去了深圳,簽定了多筆合約與MOU。但MOU是什麼?簽定了這麼多億的合約、備忘錄,真的有用嗎?


【書想評論】《和不是A的你》:有罪但無辜的少年A?
剛接到大案子的建築設計師吉永,在慶功酒會上忽略了一通兒子的來電,想著待會有空再回撥,沒想到從此吉永、前妻純子,以及兩人的兒子翼,三人的命運陷入前所未有的...


【司想評論】【屏東大學校徽抄襲事件】真的可以「溯及授權」嗎?
前段時間因校徽抄襲爭議躍上新聞版面的屏東大學,於近期發表了最新的聲明。該校表示,該校在事件爆發的第一時間就已經與原作者洽談過渡期的授權事宜,後來經過校務會議的討論,以過半數的同意票決議要繼續保留該校徽,且已經取得了原作者的授權並溯及至開始使用該校徽時起算。同時,學校也已經停聘該名抄襲的教師,並表示:「未來將朝讓本次事件之負面示範,翻轉為正面意義之新教育里程碑;讓大武驕陽撥去烏雲、再現燦爛,更添百年樹人與積極正面的教育價值。」

【內線交易】【0321浩鼎內線交易案】最後一次審理,檢察官念詩詞、談棒球,就是不看證據?


【司想評論】【兒少權益保護】什麼新聞可以報?什麼新聞不能報?
在我國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下稱兒少法)第69條規範,在一些特定的狀況下,媒體不得對兒童及少年進行報導或記載其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身分之資訊。但如何平衡保護兒少與兼顧民眾知的權利,一直是媒體實務上的爭議所在。


【他山之石】大法官的一句話|小威廉·布倫南:「死刑是將人當成被玩弄、可丟棄的客體對待。」
「死刑是將人當成被玩弄、可丟棄的客體對待。」Capital punishment treats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s nonhumans, as objects to be toyed with and...


【江元慶專欄】深冤!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小賴」在28歲的時候,進入官股投資的「財金資訊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財金公司的前...


【司想評論】你知道「凍結帳戶」的規定可能違憲嗎?
由於詐騙案件頻傳,為了因應不斷出現的詐騙問題,政府無不使出渾身解術,希望透過各式的安全網,來達到防治詐騙、預防詐騙的成果,而將特定帳戶設為「警示帳戶」的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司想評論】【彰化地檢性騷擾案】通姦案件調查被告性器官合理嗎?
根據新聞報導,去年初因羈押問題槓上法官的彰化地檢署檢察官莊珂惠,在近期又爆出性騷擾疑雲。「法官翻轉司法群策會」表示,莊曾因通姦罪案件採集女嫌私密處時,要求嫌犯全身脫光。此舉被指控性騷擾,最後雖獲不起訴,但所涉偵查手法已引起爭議。


【關鍵數據】【大法官卸任】陳碧玉、黃璽君、羅昌發、湯德宗大法官任內解釋大回顧
文/法操司想傳媒 民國(下同)100年10月1日就職的陳碧玉、黃璽君、羅昌發、湯德宗四位大法官,任期即將在108年9月30日結束,四位大法官在任內做成了哪些解釋...


【司想評論】論刑法裡的「聚眾」
日前有新聞指出,為了因應社會上頻傳的群毆事件,政府擬修法放寬刑法上關於「聚眾」的定義。根據警政署的說明,將矛頭指向最高法院判例(28年上字第621號判例),該則判例將聚眾定義為「參與鬥毆的多數人,有隨時可能增加的狀況」,而往後實務也往往適用這則判決,將社會案件中常見的「烙人輸贏」排除於聚眾鬥毆之外,因為會參與鬥毆的就是那些被找來的人,不符合「隨時可能增加」要件。想當然耳,這種見解與現今社會大眾對於聚眾鬥毆的想法南轅北轍。


【司想評論】2019大法官提名開跑!
由於今年9月底,司法院有4位大法官即將卸任,總統蔡英文為此成立「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成員包括副總統陳建仁、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司法院前院長賴英照、前大法官劉鐵錚、前大法官林子儀及輔仁大學法律學院榮譽講座教授劉初枝,協助後續大法官人選提名事宜。


【高宏銘專欄】【高宏銘專欄】生子當如孫仲謀
近日台灣和中國間軍事衝突的議題逐漸火熱,從台灣到底可撐多久、一支掃帚抗敵、台灣買F-16V是不是盤子等都引起國人諸多討論。 蔡英文總統也於日前依國家安全會議組織法第2條召集國家安全會議,並做成決議,提出提出七項指導綱領反制中國所提「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其中首先展開的就是加強國安偵防工作。


【家事法專欄】遺囑一定要經公證才有效?-關於遺囑效力,你該知道的事情
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辭世,消息傳開,眾人除了覺得訝異,也更有感於生命無常。同時也讓高資產族的財產規...


【江元慶專欄】「張禎業,你無罪確定了!」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108年3月8日上午8時,氣溫零下1度的合歡山,緩緩飄落雪花。要到合歡山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