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司想評論】【uber與計程車爭議】uber不是合法了嗎?
uber在2014年進軍台灣,當時uber並非汽車運輸業公司,而是一個資訊服務平台。公路局認為,uber這樣的經營模式,觸犯了公路法第77條,未依本法申請核准,而經營汽車或電車運輸業者,故連續開罰,立法院更將公路法第77條的罰則,提高到2500萬。


【2020直球對決】【高宏銘專欄】直球對決之破題
對於台灣未來何去何從?似乎總是各說各話,有的認為是要產業轉型,有的認為要立即宣布建國,有的認為是要簽和平協議,有的認為是要賣農產品。誠如郭董所言,2020年對台灣的影響是很大的!台灣人民在2020年必須面臨要做出清楚抉擇的局面,以決定台灣未來至少20年的發展方向。在討論台灣未來的方向時,有件事一定要先有清楚的認識,也就是台灣目前正處於戰爭狀態!


【江元慶專欄】魂飛魄散的判決
文/江元慶(文字工作者。2016年司改國是會議委員。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司法太平洋》催生司法院擬定「商業事件審理法」及設置「商業...


【司想評論】【文化資產保存法】毀損文化歷史建築,該當何罪?
2019年4月15日超過800年歷史的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看到巴黎聖母院尖塔倒塌的那一刻,震撼人的內心,讓許多人非常難過。失火原因還在調查中,BBC 報導指出可能與鐘樓等翻修工程有關,目前已經有企業表示要協助聖母院的重建。


【司想評論】什麼是現行犯逮捕?可以順便搜包包嗎?
根據新聞報導,美式賣場好市多台中分店昨日發生保全與顧客衝突事件。該分店保全懷疑顧客在包包內攜帶未結帳的褲子出門,因此阻擋顧客出店門。根據新聞中說法,好市多方面向顧客表示要搜包包,顧客認為應到警局處理,但好市多方不願意、也不讓顧客離去,因此爆發衝突。警方表示,在顧客包包內並沒有找到未結帳商品;顧客受訪時則指出,自己當時包包內放著15萬元,因此懷疑遇到搶劫。


【司想評論】【著作權法修法】販賣含有侵權APP的機上盒可以處罰!
根據新聞報導,立法院於2019年04月16日上午三讀通過著作權法修正草案。本次修正了著作權法第87條及第93條2個條文,將機上盒及APP納入處罰對象,最重可處以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科或併科新台幣50萬元以下罰金。


【電影法律】《殺了七個人之前》:你不能要求一個人,同時做牧羊人和屠夫。
牧羊人和屠夫,兩者都是仰賴動物為生的行業。不同的是,牧羊人放牧羊隻,並以牠們的羊毛與羊奶生產成品;但同樣的羊隻到了屠夫手中,就成了待宰羔羊,最...


【法操小教室】民法小教室|名字是想改就能改的嗎?
有香港網友分享自身經驗,表示父母因為迷信,找算命師將自己改名為「禤靐龘」(讀音:ㄒㄩㄢ,ㄅㄧㄥˋ,ㄊㄚˋ),有著飛黃騰達的意思,但該名網友卻因為名字太難寫又常被叫錯,小時候還會被取笑叫成「雷雷雷龍龍龍」,感到十分困擾,但是因為父母反對再改名,所以只能等到自己可以自行改名時再改成簡單一點的名字。現任台北市議員邱威傑(呱吉)也曾經在選前把名字直接改成「邱議員」,之後再改回邱威傑。


【司想評論】【獄政改革刻不容緩!】執行死刑會不會是變相「剝奪受害者人權」?
隨著近期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熱播,不少人開始重新思考死刑的執行、死刑犯家屬的人權議題等等。但究竟死不死刑保護了誰呢? 受害者可以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大多數討論死刑議題時,我們會從人權公約、死刑犯人權等「公法」角度來討論。今天,我們從一個大家可能比較少聽到的「民法」角度來和大家談談,死刑究竟有什麼問題。


【司想評論】【稅法論壇前導文章】關於逃漏稅,過去法院都怎麼判決呢?
隨著近期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的熱播,不少人開始重新思考死刑的執行、死刑犯家屬的人權議題等等。但究竟死不死刑保護了誰呢? 受害者可以請求民事損害賠償 大多數討論死刑議題時,我們會從人權公約、死刑犯人權等「公法」角度來討論。今天,我們從一個大家可能比較少聽到的「民法」角度來和大家談談,死刑究竟有什麼問題。


【司想評論】【管管可以賣我粉專嗎?】粉專使用權限可以買賣嗎?
根據新聞報導,近期出現有人私訊粉專管理員收購粉專經營權限的狀況,有人懷疑詢問人可能是中國網軍。目前已經被證實有收到訊息的包括「不禮貌鄉民團」、「姆士捲雜物誌」等,其中「我是中壢人」更傳出對方開價7位數價格收購。 「帳號」在法律上是什麼? 相信有在玩遊戲的讀者一定知道所謂的「買賣帳號」,也就是向人購買已經創好的角色,節省刷首抽的時間。但在買賣帳號的同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帳號」到底在法律上是什麼呢?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必須來看看帳號怎麼來的。


【司想評論】【稅法論壇前導文章】關於逃漏稅,過去地檢署都怎麼做呢?
即將進入報稅季節,稅是國家收入主要來源之一,但目前所得稅法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單就逃漏稅是否該用刑法處罰,學說上就有非常多的爭議,而實務上面對逃漏稅案件又大多採取怎麼樣的做法呢?


【2020直球對決】【高宏銘專欄】2020直球對決之序篇
2020年1月11日將舉行總統和國會大選,目前各方有意角逐大位的人馬,都早已開始行動。先不論究竟誰最有總統像,大家在決定要投誰擔任未來4年的掌舵者時,應該先思考幾件事。 從解嚴之後,臺灣逐漸走向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社會,那種強迫布袋戲講中文、禁歌詞、任意搜索、行政權凌駕司法權的諸多不適當的情況也逐漸成為過往,今天在臺灣,幾乎大家都可以自由討論政府的政策、法律的走向或是對政治人物的好惡。


【江元慶專欄】他為什麼還會被起訴?
文/江元慶(文字工作者。2016年司改國是會議委員。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司法太平洋》催生司法院擬定「商業事件審理法」及設置「商業...


【家事法專欄】被啃長輩的逆襲-從判決瞭解法律對於「家」的定義
文/賴佩霞律師(大壯法律地政聯合事務所、家事事件法授課老師) 37歲未婚男子阿昌(化名)是家中獨生子,因長期不工作、整天沉迷網路遊戲,連生活費都要靠父母接濟,無...


【刑法小教室】《寒食節》晉文公火燒綿山,該當何罪?
清明節除了掃墓外,民眾也常常會在清明節買潤餅來吃,但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吃潤餅嗎?潤餅其實是和寒食節有關,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因為日期與清明節日期相近,所以民間將寒食節定在清明節一日之前。


【司想評論】測謊的性質與證據能力
司法院日前針對刑事訴訟法關於鑑定部分的規定,提出了全面修正的草案初稿,並召開公聽會進行討論。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一項就是,草案初稿打算直接以立法方式,排除測謊鑑定的證據能力。就這個部分,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討論,其中有贊成排除證據能力者,有認為可以拿測謊作為輔佐證據者,亦有反對排除測謊證據能力者。


【司想評論】【日本新任天皇年號確定】日本天皇年號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根據新聞報導,日本於2019年04月01日上午公布了新任天皇年號為「令和(れいわ)」,這是第一次年號非出自漢籍,而是日本詩集「萬葉集」(註)。同時,新年號將於同年05月01日德仁皇太子正式繼位時開始使用。


【北市長選舉無效案】即將創造歷史的最後一戰!
前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對中央選舉委員會(下稱中選會)、台北市選舉委員會(下稱北選會),針對去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提起選舉無效訴訟,3月29日在台北地方法院進行言詞辯論程序,基本上本次是本案最後一次庭期了,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麼事吧!


【江元慶專欄】被當成騙子的報恩人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105年8月5日近中午,在高雄市經營牛肉麵店的「老許」接到一通電話,來電的人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