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想評論】【日本新任天皇年號確定】日本天皇年號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根據新聞報導,日本於2019年04月01日上午公布了新任天皇年號為「令和(れいわ)」,這是第一次年號非出自漢籍,而是日本詩集「萬葉集」(註)。同時,新年號將於同年05月01日德仁皇太子正式繼位時開始使用。
日本年號法治
事實上,日本針對年號制度的存廢在戰後曾經有過討論。
日本最早的年號是飛鳥時代孝德天皇時期開始使用,當時年號為「大化」。後來一直到了二戰結束,日本國憲法的制定,使日本年號制度失去法律基礎,直到1979年重新訂立《元号法》後,才再度具有法規依據。
年號怎麼來?
目前日本年號是以《元号法》作為法律依據。
元号法共一條兩項,條文如下:
年號以政令定之。(元号は、政令で定める。)
年號只能在皇位繼承時可以更改。(元号は、皇位の継承があつた場合に限り改める。)
由本法可以發現,日本的「年號」在遇到「皇位繼承時」,透過「政令」的方式所制定。而所謂的「政令」,指的是由內閣頒布的命令。
生前退位的問題
這次的年號變更,與現任天皇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有關,而針對這個退位事件,也發生一些憲政上的爭論。
2017年中,明仁天皇就公開表明退位給繼承人的意旨,但由於日本憲法及皇室典範並沒有生前退位的相關規定,因此日本制訂了「與天皇退位相關的皇室典範特例法(天皇の退位等に関する皇室典範特例法)」加以處理。這部法律除了規定明仁天皇退位相關的事宜以外,也言明本法是為了「明仁天皇退位」一事所設,並非通案適用的法律。
此外,當時針對應該用「退位」、還是「讓位」的名稱也有一段爭論。起因在於在日本國憲法下,天皇僅有象徵意義,不具有主體性,而「讓位」的說法是基於天皇的自主意思將皇位讓給卑親屬;而使用「退位」則是為了彰顯天皇仍是基於憲法、法律而退下職位,具有憲政上意義。最終,在爭論後決定以「退位」稱之。
日本天皇雖然僅具象徵意義,但其退位對於世界政治生態仍不免有重要意義。究竟這樣的政治事件是否會影響日本未來與各國間的政治關係,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註
新年號「令和」出自《萬葉集(万葉集)》的梅花之歌三十二首的序文:「初春の令月にして、気淑く風和らぎ、梅は鏡前の粉を披き、蘭は珮後の香を薫らす。」
評論專區
精選影片

台積電赴美投資|護國神山垮了?台灣被掏空?半導體產業就此一片漆黑?

川普、澤倫斯基撕破臉|川普有什麼打算?趁火打劫?美國會放棄烏克蘭嗎?

北市佛教精舍命案|宗教團體該受管理嗎?該怎麼管?

路邊卸貨害死人|經營者應檢討,別再把經營成本外部化!

郭董欠12億獎金挨告?簽的是什麼合約有影響嗎?戴正吳為什麼選擇以勞動事件提告?

台版「地面師」詐欺案|詐團盯上獨居長者!有什麼防堵的好辦法?

柯P遭起訴——政治獻金部分|法院最新的羈押理由是?柯P這部分最有可能成罪!?

北檢正式起訴柯P|起訴書寫了什麼?還有很多法律問題待解釋?

台達電員工墜樓|疑似遭霸凌?公司跟主管有什麼法律責任?雇主的義務都盡到了嗎?

八炯「中國統戰紀錄片」討論|美國、加拿大都在堤防?中國認知作戰無孔不入!

南韓「長達」6小時的戒嚴|台韓戒嚴規定有何異同?台灣宣布戒嚴更具破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