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司想評論】冤案再審──台灣重大再審案件

  • 2017-12-07
  • 法操司想傳媒

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法官、檢察官也不例外,這也是為什麼,法治國家都有一套訴訟救濟制度,為的就是要讓冤假錯案得以平反。而我國除了三級三審的訴訟保障外,也有再審和非常上訴的特別救濟管道。 再審這個特別救濟管道,也在近年獲得各界的重視。隨著刑事訴訟法的修正,放寬了新事實、新證據的認定,過去的許多冤案,也得到再次審視的機會。《法操》特別羅列台灣受到矚目的再審事件,若沒有再審,這些真相將無法被看見、無辜的受刑人也無法得到合理的審判。

READ MORE

【司想評論】開車輾斃女童案--何謂「共同正犯」?

  • 2017-12-07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高等法院於近日針對去年四月底發生的倒車輾斃小女孩一案作出判決。推翻原審桃園地方法院的認定,改認同車的劉男為殺人之「共同正犯」,並判處14年有期徒刑。 什麼是「共同正犯」? 所謂的「共同正犯」,依據司法院的裁判書用語辭典的定義為:「二個以上之行為人,基於共同之行為或決意,各自分擔實施犯罪行為之一部分,在犯罪行為之分工與角色分配之協力合作下,共同完成犯罪。」簡單地說,就是要2人以上共同決定執行,並互相分配一部分工作,進而完成犯罪行為。

READ MORE

【司想評論】警察可以要越配滾回自己國家嗎?--什麼是歧視?

  • 2017-12-06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日前澎湖一名越南籍配偶至警局報案,可能因溝通上問題遭員警斥責「滾回自己國家」,引起網路上一片嘩然。事後,馬公警分局文澳派出所長針對此事出面說明,並就這名員警的行為給予申誡處分。就讓我們透過這樣的例子,來討論什麼是歧視吧!

READ MORE

【司想評論】94狂的新竹市警局--新竹Homebox罷工事件

  • 2017-12-05
  • 法操司想傳媒

昨日,新竹律師公會發表聲明,針對普來利工會成員於上月25日在好博家(Homebox)新竹店發動的罷工行動所衍生的法律爭議中,新竹市警察局的不當、違法處置,嚴厲要求警方改進疏失。

READ MORE

【刑法小教室】馬玉山行賄遭起訴後辭世

  • 2017-12-05
  • 法操司想傳媒

​營建署前主任祕書洪嘉宏利用在公元2013、2014年擔任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長期間,不但涉包庇遠雄取得逾20億元眷村改建標案,還利用其他眷改案向冠德與昌益等知名建商索賄,總金額達新台幣1.23億元

READ MORE

【司想評論】「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北京大火燒出低端人口!

  • 2017-12-05
  • 法操司想傳媒

在各大都市裡,總是有許多外來人口,為了生活、為了夢想到大都市裡工作。這些人,通常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因為經濟上的限制,只能住在生活條件較差的地方,通常這種地方都是違建。 2017年11月22日新北市中和區發生大火,燒出了違建的消安問題,燒出了列管違建沒有拆除的急迫問題 。同月的18日清晨,在北京也發生了一場大火,這場大火,同樣也是因為違建才導致人員無法逃生,奪走了19人性命。但北京大火發生後,燒出的不是違建問題,而是讓北京對低端人口的驅逐浮上檯面。

READ MORE

【公法小教室】受刑人不是國家的奴隸!--釋字755、756號解釋

  • 2017-12-04
  • 法操司想傳媒

不知各位是否對我們之前在「【邱和順案】死刑犯,就沒有基本人權嗎?」一文提過的邱和順案有印象呢?當時我們說到,邱和順在監期間曾向台北看守所申請寄出數張名為「個人回憶錄」的信函,經看守所檢查後被要求修改的問題,大法官於上周五已針對此作出釋字第756號解釋;同時也針對監獄行刑法及同法施行法合併適用,不許受刑人向法院救濟的問題做出第755號解釋,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兩號釋字到底說了什麼吧!

READ MORE

【家事法專欄】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淺談書立遺囑的特留分問題

  • 2017-12-04
  • 文/賴佩霞律師(大壯法律地政聯合事務所、家事事件法授課老師)

「律師,我想寫遺囑,把我的財產全部給兩個孫子」 「你的子女呢?是有什麼特殊考量?」 「因為我的兒子...

READ MORE

【司想評論】國民法官?實質審理還是橡皮圖章?

  • 2017-12-01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司法院於昨日公開了眾所矚目的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並將在北中南各舉行一場公聽會,期待能透過三場公聽會蒐集各界意見,將草案往更良善的方向推進。 什麼是「國民法官」?

READ MORE

【江元慶專欄】橫豎檢察官就是要起訴?

  • 2017-12-01
  • 江元慶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先來認識一條罪名:恐嚇罪。根據最高法院兩個判例(26年渝非字第15號、52年台上字...

READ MORE

【司想評論】令人聞風喪膽的舊刑法100條?

  • 2017-11-30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中國湖南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於近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05條的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台灣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李明哲5年有期徒刑。消息一出引起社會譁然,也不免讓人想起過去我國曾存在的舊刑法第100條規定。

READ MORE

【刑法小教室】再審修法,修了什麼?

  • 2017-11-30
  • 蔡正皓律師(台大法研所畢、大壯法律事務所律師)

我國刑事訴訟法420條在2015年2月4日修正,此次修正堪稱我國刑事再審法制的一大突破 ,一舉打破許多過去被實務奉為圭...

READ MORE

【司想評論】為什限制出境需要法律依據?

  • 2017-11-30
  • 法操司想傳媒

先前在《繼續限制彭愛佳出境,有道理嗎?》《讓專家們告訴您:「限制出境」有什麼法律依據?》這兩篇文章中,已經探討過目前限制出境缺乏法律明文的困境。這次就讓我們來談談為什麼限制出境法制化?

READ MORE

【樂陞案】【1128樂陞案開庭實況】審理程序終結!

  • 2017-11-29
  • 法操司想傳媒

樂陞案的內容涉及的層面廣泛,並觸及新興的遊戲產業,為重大的金融案件。歷經了冗長的準備程序,以及庭期密集的審理程序,在經過被告許金龍九個小時的答辯以及其辯護人四個小時的答辯之後,被告許金龍的審理程序在昨天正式結束。

READ MORE

【司想評論】測謊真的那麼神嗎?

  • 2017-11-28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針對前新莊分局刑事組長羅明村涉嫌收賄一案,經向檢察總長提出48次非常上訴聲請均遭駁回,高等法院更於上週駁回其再審之聲請。民間司改會認為,本件案件疑點重重,不僅多數證人翻供,羅明村本人的測謊鑑定報告也存在瑕疵,並於上周提出第49次非常上訴聲請。

READ MORE

【司想評論】酒測誤差到底該誰吞下來?

  • 2017-11-27
  • 法操司想傳媒

呼氣酒精濃度到底要不要扣除誤差? 這個問題的起因,在於我國刑法第185條之3第1項第1款規定:呼氣酒精濃度達到每公升0.25毫克時,構成不能安全駕駛罪責;未達0.25毫克時,則僅處以行政罰。而同時,由於酒測儀器本身就存在每公升0.02毫克的誤差值,當駕駛呼氣酒精濃度為每公升0.26毫克時,是否扣除誤差值將導致是否會受刑法處罰的問題。因此,便有法院提案討論,當審查呼氣酒精濃度是否超過每公升0.25毫克此一客觀標準時,究竟應不應該將儀器本身所可能產生的誤差值扣除。

READ MORE

【江元慶專欄】疑雲重重下的刑事補償

  • 2017-11-24
  • 江元慶

文/江元慶(資深司法記者,作品《流浪法庭30年》催生「刑事妥速審判法」施行) 民國102年11月30日、12月5日、12月7日晚上,台北市松山警察分局中崙派出所...

READ MORE

【他山之石】大法官的一句話|哈利·布萊克蒙:為了平等對待人們,我們必須差異對待他們。

  • 2017-11-24
  • 法操司想傳媒

「為了平等對待人們,我們必須差異對待他們。」 In order to treat some persons equally, we must treat them differently. 這句話是由美國大法官哈利·布萊克蒙...

READ MORE

【司想評論】中和一場惡火,燒出誰的責任?

  • 2017-11-24
  • 法操司想傳媒

根據新聞報導,前日於新北市中和區發生的9死火災案件,檢方已於昨晚找到可能涉案的嫌疑人李國輝,目前將對嫌疑人聲請羈押。本次案件一經報導便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也燒出了政府、房東等等的責任問題。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有那些問題吧!

READ MORE

【樂陞案】【1120樂陞案開庭實況】檢方是否提出足夠的證據及法條?

  • 2017-11-23
  • 法操司想傳媒

樂陞案的審理已經逐漸接近尾聲,這幾次的庭期由檢辯雙方進行言詞辯論,強調自身立場並反駁對方論點,同時也對刑期提出意見。 檢方表示,樂陞案屬於企業犯罪,需要長期的、持續的、複雜的、專業的、金錢上的支援,因為有來自各方的協助,被告許金龍才能順利進行一切計畫。檢方也再三強調,並沒有不正訊問的情況,一切依法處理,同時也認為許金龍濫用答辯權,刻意塑造「司法迫害被害人」的形象。檢方認為,樂陞案凸顯了資訊公開透明的重要性,而許金龍一再強調否認部分犯罪,語焉不詳,雖然強調做的事情都是為了樂陞公司,卻不使用合法管道,應為有罪判決。

READ MORE
大壯律師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