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想評論】公民第一課: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

  • 2017-08-18
  • 法操司想傳媒

「人權」是一個常被拿來主張、身為人與生俱來就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但多數人對人權的內涵並不清楚。其實,人權的發現和演進,是透過先人不斷衝撞制度,才使身為人可以活得有尊嚴,並能公平對待每個人。然而,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仍有國家罔顧人權,持續的侵害人民的權利,或是人民權利受損卻不自知,因此建立對人權的了解就更顯得重要。

「一個人值多少錢,誰是現代奴隸?捍衛權利的基本知識」是德國公民思辨課系列的第一本書,整系列共三本,分別討論「人權與民主」、「政治」與「哲學」。本系列是從德國青少年叢書所挑選,因此內容並不會過於艱澀;以公民思辨命名,代表它討論的是身為一個國家的公民都應具備的基本知識,也體現德國重視從青少年邁向一位公民,須具備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認識人權與民主 捍衛權利推己及人

本書以「人的尊嚴」作為開場,先帶讀者了解什麼是人權,不只是免於生活的恐懼與匱乏,還包括思想自由、受教權、信仰自由等更多自身的權利,再擴及到面對不同性別、種族、宗教的他人都應平等對待。人權的概念從家庭、學校到工作場合無處不在,卻也常在視為理所當然被忽略,甚至因此而侵害到他人。

人權與民主的概念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在歷史的事件中發現身為人的權利,並透過制度一步步建立而來。從西元1215年英國的《大憲章》、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美國的《維吉尼亞權利法案》都是人民透過法案和思想建立起權利的基礎,並逐漸從「人治」國家走向「法治」,而1948年在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將人人享有同等生命權,以及人身自由與安全的權利推向全世界。

對於人權的內涵,本書進一步帶讀者了解其中的意義,例如工作權並非指國家就應提供就業,而是國家必須建立一個就業框架,在其中創造足夠的工作機會,並確保工作上的安全和平等。在一些案例中,我們也可以去思考人權的問題,例如德國曾有一項立法計畫,允許軍方在面臨重大災難威脅時,可以擊落遭恐怖份子挾持的飛機,但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判決指出,國家無權以他人安全為由犧牲機上旅客的生命,體現每個人的生命權都是平等且至高無上。

透過本書,將帶讀者了解人權與民主的發展,並介紹聯合國下的人權理事會、安全理事會,以及歐洲人權法院是如何在國際間產生影響力。此外,國際非政府組織少了政府間的外交考量,更直接深入民間,國際特赦組織、無國界記者組織等團體都致力於保護人權,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不斷努力著。

人口販運、童工、移民等問題,每天仍在世界的不同角落持續發生,生活在相對自由和安全國家的我們是無法想像的。然而,對人權的維護其實可以從生活做起,面對同學遭受霸凌,以挺身而出代替沉默;買東西選擇有公平交易標誌的產品,能用多一點錢換取勞工更公平的待遇。期盼在讀過本書後,讀者能對自身和他人的權利有所認知,並在生活中實踐,以公民的身分在社會中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評論專區

大壯律師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