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大法官的一句話】史蒂芬·布雷耶:「法院應遵從法律原則,而非政治。」

文/法操司想傳媒
「法院應遵從法律原則,而非政治。」
The court is guided by legal principle, not politics.
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是現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中年紀最長的一位,他一直以來都以「最務實」的法官而聞名,相對於保守派法官們會對於法律做最嚴格的解釋,布雷耶大法官所關注的制憲者當初立法的意圖,及法律與現代社會的契合度,因為他很清楚法院所做的決定往往會大幅影響人民的生活。
布雷耶大法官曾在2000年的Stenberg v. Carhart案中,裁定內布拉斯加州禁止墮胎的法律,因為嚴重干涉婦女身體自主權而違憲;在2015年的Glossip v. Gross也對奧克拉荷馬州的死刑程序提出異議,因為他認為有必要重新評估死刑的合憲性。由於布雷耶大法官這種不墨守成規的風格也讓他被世人歸類為「自由派」大法官的一員,但他其實並不喜歡這種分類方式。
布雷耶大法官認為,媒體與政治人物喜歡將法官們貼上「自由」或「保守」的標籤,將獨立審判的法院體制中混入了政治色彩,因此導致人民認為法院的判決受到政治力的介入,進而產生對於司法的不信任。
「法院應遵從法律原則,而非政治。」這句話出自於布雷耶大法官在今(2021)年4月於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演講內容,提到他個人之所以非常反對民主黨「增加最高法院大法官席次」提案的主因,就在於民主黨提案的理由是因為「自由派與保守派大法官的數量日漸不均」這樣的政治因素。
他認為最高法院判決權威與威信應該源自於公眾對法院的信任與尊重,法院只要是遵從法律原則所做出判決,人民就算不同意仍會選擇尊重,但如果法院的結構會因為對於政治因素的擔憂而產生改變,反而更代表政治對於法律的介入與影響,也連帶地會侵蝕社會大眾對法院的信賴。
民主黨由於擔心大法官政治傾向不均而影響最高法院判決結果,但提出的解決方式卻反而更容易讓法院政治化,這看在布雷耶大法官的眼中完全只是本末倒置的行為罷了。
史蒂芬·布雷耶大法官小檔案(整理自Wiki)
史蒂芬·布雷耶(Stephen Gerald Breyer),1994年由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提名,為美國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史蒂芬大法官曾擔任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研究專長為行政法,並在1980年至1994年擔任美國第一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其立場較偏向自由派。
評論專區
精選影片

星宇涉年齡就業歧視遭罰30萬|不給面試機會就是歧視?雇主如何避免踩到年齡就業歧視罰則?

川普關稅戰震驚全球|打破現有體制?劃分敵我陣營?川普到底在盤算什麼?

高院庭長縱放鍾文智潛逃?合議庭都是假的?需要深究法官可能成立的刑事責任!

賴總統提恢復軍審制度|不應走回頭路!恢復軍審制度後,最大的問題會是什麼?

台積電赴美投資|護國神山垮了?台灣被掏空?半導體產業就此一片漆黑?

川普、澤倫斯基撕破臉|川普有什麼打算?趁火打劫?美國會放棄烏克蘭嗎?

北市佛教精舍命案|宗教團體該受管理嗎?該怎麼管?

路邊卸貨害死人|經營者應檢討,別再把經營成本外部化!

郭董欠12億獎金挨告?簽的是什麼合約有影響嗎?戴正吳為什麼選擇以勞動事件提告?

台版「地面師」詐欺案|詐團盯上獨居長者!有什麼防堵的好辦法?

柯P遭起訴——政治獻金部分|法院最新的羈押理由是?柯P這部分最有可能成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