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想評論】《惡黨》:我想知道該不該赦免這個人
故事的主角是一個29歲的青年,在偵探社工作的佐伯修一。一次尋人的委託案件,委託人細谷夫婦表示想要找當年殺害兒子少年犯兇手,想知道兇手出獄之後變成怎樣的人、過得怎麼樣,以及最重要的:細谷夫婦希望修一幫他們判斷是否應該原諒兇手。但其實就算修一和兩方都是沒有任何關係的第三人,修一做出的判斷可能也不能算完全中立,因為修一本身也是被害人家屬,修一的姊姊佐伯由香里,高中時遭到不良少年殘忍的姦殺。 修一勉強接下細谷夫婦的委託後,沒想到在修一眼裡唯利是圖的偵探社長木暮,居然還因此加開了「幫犯罪被害者調查加害者行蹤」的新服務,而新的委託也接二連三的上門。修一經手的案件中,有的加害者依舊沒有改過自新,就算表面上有正常工作,實際上也就是詐騙集團成員;有的似乎找到沒有人知道自己前科的地方,重新開始新的生活。調查案件的過程也讓修一開始好奇並調查當年殺害由香里的人,現在在哪裡、過得怎麼樣。 當年由香里的慘狀在修一腦海中揮之不去,憤怒和恐懼讓修一變得沒有辦法再愛人,因為愛得愈深,對失去的不安就強烈,十五年來修一一直過著孤獨的生活。 修一調查對象之一,少年時期犯下殺人罪的坂上洋一曾經問過修一,要怎麼樣被害人家屬才會原諒兇手?修一說如果是我的話,不管兇手做什麼我都不可能原諒。 憾事發生之後,被害人家屬常常產生「如果我當時沒有做或做了什麼的話,親人可能就不會死」、「親人被害的那麼慘,我怎麼能自私的自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樣的想法,但歸根究柢,做出壞事的兇手才是造成傷害真正的原因,和被害人家屬沒有做或做了什麼其實沒有直接關係,被害人家屬應該嘗試走出傷痛,而非用親人的不幸懲罰自己。走出傷痛可能很難,但被害人家屬絕對有重新得到幸福的權利,就像最近的夯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宋喬安在丈夫劉昭國的陪伴下,嘗試和自己和解,一步一步走出傷痛,最後重新找回自己的笑容。 最後關於要不要原諒兇手這個問題,是被害人家屬的選擇,以及加害人應該自己爭取的救贖,並沒有標準答案。故事的結局發人深省,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看更多好書
《告訴我,你為什麼殺人》:我們和那些必須譴責的人之間,僅有一線之隔
評論專區
精選影片
星宇涉年齡就業歧視遭罰30萬|不給面試機會就是歧視?雇主如何避免踩到年齡就業歧視罰則?
川普關稅戰震驚全球|打破現有體制?劃分敵我陣營?川普到底在盤算什麼?
高院庭長縱放鍾文智潛逃?合議庭都是假的?需要深究法官可能成立的刑事責任!
賴總統提恢復軍審制度|不應走回頭路!恢復軍審制度後,最大的問題會是什麼?
台積電赴美投資|護國神山垮了?台灣被掏空?半導體產業就此一片漆黑?
川普、澤倫斯基撕破臉|川普有什麼打算?趁火打劫?美國會放棄烏克蘭嗎?
北市佛教精舍命案|宗教團體該受管理嗎?該怎麼管?
路邊卸貨害死人|經營者應檢討,別再把經營成本外部化!
郭董欠12億獎金挨告?簽的是什麼合約有影響嗎?戴正吳為什麼選擇以勞動事件提告?
台版「地面師」詐欺案|詐團盯上獨居長者!有什麼防堵的好辦法?
柯P遭起訴——政治獻金部分|法院最新的羈押理由是?柯P這部分最有可能成罪!?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