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想評論】《不完美的正義》:「希望」是他們想要的,也是他們唯一「需要」的
「許多人漸漸變得害怕且憤怒,並因為過於恐懼,加上復仇心態作祟,......將罹病與潺弱者關進監牢,不是因為他們對於公眾安全造成危害,或是沒有復原的可能,而是因為我們都認為這樣會讓我們更強韌不易受損。」——布萊恩・史蒂文森
《不完美的正義》由美國律師布萊恩・史蒂文森著,他致力改革「美國刑事司法系統」對於種族、性別、青少年、心智障礙者等弱勢族群的不正義,透過在司法體制內的奔走,窮盡各種途徑,希望能夠為這些受到不公平審判的人們,爭取他們應有的權利。
本書的內容主要講述一名黑人男性華特・麥可米利安,因錯誤定罪而被關在死牢中,作者如何從中抽絲剝繭,深入案件核心,協助華特平反的故事,書中亦穿插著作者三十年間,幫助其他死刑犯、遭終身監禁判決的青少年的故事。
此書不單單是一本講述美國司法黑暗面的書籍,更是一部深入剖析人性與刑罰存在的書籍。在觀看此書的過程,不僅會引人思考,司法制度該如何革新,更會讓人去省思我們對於死刑的定義。
「如果沒有先理解他們生命中被迫忍受的痛苦,就無法確實評估這些震驚社會、不合理的犯罪行為。」
當社會上發生駭人聽聞的案件時,死刑的討論就會浮上檯面,在美國也不例外。美國是個資本主義社會,許多事情只要牽涉到利益,就不再單純。興建監獄所涉利益龐大,致使許多掮客花大錢去說服各州廣蓋監獄,越來越多人因為微罪入獄,衍生了許多監獄管理、監獄環境上的問題。採取法官遴選制度的州,為了迎合區域選民的口味,每位法官無不爭相倡議,以最嚴厲的態度打擊犯罪,刑罰上裁決越重的人,越能獲得選民的青睞。
書中闡述了非常多美國司法系統上的問題,除了普遍由大家所知的種族問題外(黑人被判死刑的比例遠高於白人),也談到其他不同弱勢的問題,其中包括了青少年死刑、終身監禁、心智障礙者被判處死刑、監禁人數攀升以及監獄內性侵問題等等等。
書中提及,美國有超過2500兒童遭判「終生監禁不得假釋」,這個數字令人震驚。終生監禁不得假釋,等於在宣布這群青少年已經到生命的盡頭、無從改變,只能老死在監獄。這些孩子通常都有著悲慘的童年,許多他們不能控制的因素發生,形成他們無法承受的壓力。作者也從生物心理層面出發,表示青少年本來就缺乏成年人所具備的成熟度、獨立自主的能力,他們是未完成品,還在生命中特別脆弱的階段,未來成長與改變的潛力仍相當大。
現今的美國,在經過聯邦最高法院的決議,認為判處青少年終生監禁違憲,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展,雖然各州實行的狀況有異,但也確實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我們是有選擇的。我們可以擁抱人性,也就是擁抱這破損的天性與同理心,並對療癒抱持最大的希望。或者乾脆否定我們的殘缺,放棄同理心,最後讓我們連帶否定身而為人的天性」
經過長時間面對各項壓迫、不平等、權力濫用、貧窮等問題,作者在某位死刑犯被處刑後,終於崩潰了,當下他只想放下一切,一走了之。但就在此時,他找到他持續25年,為了這些不正義努力的理由——他也是破損的人。作者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破損的理由,人有時候因為自己的決定而碎裂,有時候被自己絕不會選擇的事物擊垮。但這些脆弱不完整,才讓我們生出同理心並對他人的事物感同身受,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
在此同時,作者也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是要面對自己身為人的破損,還是否認它放棄同理心。任由我們的恐懼及報復心態,來證明我們的強韌。
「死刑的抽象概念是一回事,系統化執行每個細節,與殺死一個不具任何威脅性的人,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討論死刑的存廢時,大家關注的焦點在於,今日被告已經剝奪別人的生命在先,那麼他還有什麼理由可以主張自己的生命權?這都是在討論死刑的抽象概念,但在我們力挺死刑的過程中,我們真的有認真細想過,執行死刑的環境、方法、執行人員、執行的過程嗎?
本書中,詳細描述了許多執行死刑的方式,讓人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系統化的執行死刑的過程,讓人覺得怵目驚心,過程讓人極為不適,不經讓人質疑這樣做是對是錯?
在書本的最後,作者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面對所處理案件,體會到民眾的憤怒及恐懼會威脅到正義,這會讓我們變得盲目且不理性,其影響的範圍可能是一個州甚至一個國家。提醒讀者,死刑議題討論的重點,並不在於人應不應該為了自己所犯的罪而死,而是我們應不應該殺人?
「希望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餅,也不是要人擁抱樂觀、戰勝悲觀,是『精神的方向』」
閱讀此書,除了能更加了解美國的司法體制,也讓我們發現,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在台灣社會下,我們常常會嚮往國外的司法制度,認為相較於台灣的制度,過外的制度更為先進、周全。但本書讓我們看見,美國司法的黑暗面。
美國在陪審團的制度下,除了陪審員遴選「排除有色人種」的問題外,對於法庭上證據呈現的認定,也不像大家所想的如此公正且完美,冤獄的狀況仍層出不窮,在某些州,甚至沒有約諭賠償的制度。
反觀我國,關於青少年監禁問題,我國有《少年事件處理法》,讓青少年得以獨立於成人的審判體系外,大大減少青少年受到刑罰的可能性。另外,我國還有冤獄賠償制度,若今天因為司法調查體系的疏失,而導致冤獄的情形發生,都有國賠管道進行賠償。這些在我們看來是人權的基本保障,但實質上,並非如此理所當然,台灣能有今日的司法環境,是許多人努力的成果。
當然,沒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現在的台灣,仍有許多地方可以改進,但我們依舊可以抱持「希望」。如同作者引述捷克領袖瓦茲拉伕・哈維爾的話:「希望,會使得一個人在絕望中仍願意尋找自己的定位,並且願意當個見證者;會使得一個人即使遭受到強權凌辱,仍然能夠相信未來會更好。這種希望使人強大。」
這是一本沈重的書,同時也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書,支持死刑者閱讀此書,說不一定能夠對死刑這件事改觀;反對死刑者閱讀此書,亦能再次檢視、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作者以說故事的方式,讓大家可以用全面的角度,去理解每位受刑人背後的故事,文筆細膩,引人入勝,值得細細的品嘗及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