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想評論】《追逐尖叫》書評:會讓你上癮的,從來就不是毒品本身

  • 2017-07-24
  • 法操司想傳媒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將地球繞著太陽運行視為「常識」,然而,你知道在中古世紀的歐洲,其實普遍相信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天體運行應該繞著地球旋轉嗎? 當時科學家伽利略勇敢地公開支持哥白尼所提出的「日心說」,與天主教會所支持的「地心說」產生巨大衝突,因此伽利略被教會裁判為異端分子,不僅迫使他改變言論,也在軟禁下度過餘生,直到四百多年過去,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公開承認當年的錯誤,才洗刷了伽利略的冤屈。 那麼,如果有人將跟你說,我們對「毒品會上癮」的認知,就跟中古世紀的人們支持地心說一樣,其實全都是錯誤的呢?而這,正是 約翰.海利(Johann Hari)的《追逐尖叫》一書,想要告訴你的。

毒品不是問題核心 禁毒政策才是

約翰.海利是一名來自英國的記者,他花費了三年時間,走訪美國、加拿大、英國、墨西哥、葡萄牙、瑞士、瑞典、烏拉圭,以及越南,試圖了解毒品與成癮的關係,並在透過拆解各國的案例,試圖在《追逐尖叫》一書中,替上癮找到真正的解答。 在台灣長大的孩子,從小到大,父母、學校和媒體告訴我們的都是「毒品碰不得」、「吸毒一時,危害一生」、「吸毒的人都不是好東西」等警告,而新聞媒體與社會大眾,也會使用「毒蟲」來形容吸毒成癮者,彷彿這些成癮者不配當人,是滋生社會問題的「蟲」,而蟲就要用殺蟲劑撲殺,劑量越強,效果越好,所以面對成癮者,不該手軟。

但是,毒品與成癮的關係,真的如此單純嗎?
當年由美國聯邦品局(現毒品管制局)局長哈利·安斯林格(Harry Anslinger)掀起的毒品戰爭,約翰.海利追蹤到其一原因,是美國白人感受到黑人、墨西哥人和華人的威脅,因為這些屬於中下階層的非白人種族,在吸毒後獲得身心的鬆懈,因此被白人視為不安的因子;同樣的,吸毒白人被捕率遠低於黑人,於是每一個查緝毒品的警察,都助長了種族主義的蔓延,無論他們的初衷為何,毒品戰爭顯然沒讓毒品絕跡,反而衍伸出更多社會對立。 約翰.海利更進一步地說明,在一般直觀的想法下,總會直接認為,毒品帶來了暴力和犯罪問題,但更精確來說,「禁毒」的政策,才使得上癮者不得不去犯罪。因為禁毒是無法消除上癮者對於毒品的需求,於是有利可圖的販毒幫派,因為禁毒政策而得以壯大,為了維護勢力,幫派間的暴力事件頻傳;吸毒者無法在合法藥局取得毒品,只能流向街頭買毒,不純的毒品與骯髒的針頭造成更多身體傷害;為降低風險的毒販,開始選擇只提供海洛因等「硬毒品」,迫使原吸食較溫和毒品(如奧施康定)的使用者也紛紛往硬毒品的市場移動。

顛覆對成癮的認知 建立連結才是解藥

書中所提及的各種問題,都是整個社會連動下的結果。而近年來,有國家開始視吸毒者為需要幫助的病患,以治療代替刑罰,也逐漸形成一股趨勢。如葡萄牙將毒品除罪化,把關監費用轉至醫療協助,使得毒癮比例大幅下降,也是一值得借鑑的實例。 但本書在約翰.海利遍尋各地的訪談下,也揭露了更震撼的事實:「不上癮的吸毒者佔涉毒人口的絕大多數,九成的毒品使用者,其實都不會真的受到傷害。」約翰.海利也舉出一個顯而易見的實例來說明:若你在車禍受到重傷,你很可能長期服用醫生所開的鴉片處方以舒緩疼痛,但在療程結束後,你並不會因此成為上癮者。而成癮真正的原因,正是約翰.海利指出的:這些成癮者,皆經歷過「心靈上的車禍」。

在約翰.海利的調查中,上癮者幾乎都共同留下暴力或性侵的記憶,近三分之二的注射型吸毒者,為童年創傷造成的結果。也就是說,真正會上癮的那一成吸毒者,往往只有在吸毒當下,才能感覺良好,因為他們生命中的其他事物,已無法帶給他美好的感覺。透過訪談和實驗,約翰.海利發現吸毒不是「上癮」,而是「連結」。試想,當你失去跟人和生活的連結,每天睜開雙眼,能感受到的,僅是寂寞和絕望,只有在吸毒的當下能忘記苦痛時,必定會拴緊你與毒品的連結,而與毒品的連結,也是上癮者生命中唯一的連結。 透過這本書,我們也可以回顧台灣在毒品相關法規上的討論。不久前,我國立委提議應修法加重吸毒刑責。而從美國的經驗中,其實早已看見失敗的例子,處罰、隔離、羞辱,無疑是將吸毒者推向無可挽回的深淵。吸毒者也是人,應該受到人一般的對待,建立人與人的連結。

批判他人總是容易的,而批判吸毒者更加容易,許多人容易忘記,自己之所以沒有成為吸毒者,也許只是因為有幸和世界有所連結,身邊有關心自己的人,有生活的重心。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這份幸運。 孤獨一人是無法抗拒上癮的。期待更多讀者能跟著這本書的腳步,細細感受每個受訪者的故事,用心思考各種觀點的立場與是非,在孤獨的人生中,努力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連結。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從自身做起,或許,台灣就離戰勝毒品戰爭更近了一點。
 

評論專區

諮詢 大壯律師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