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大法官的一句話|艾米·巴瑞特:「法院的著作應該降低而非升高全國的政治溫度。」

圖/一人畫畫研究室 One man studio
文/法操司想傳媒
「法院在總統選舉的動盪季節解決了一個充滿政治色彩的問題。特別是在這種情況下,法院的著作應該降低而非升高全國的溫度。」
“The Court has settled a politically charged issue in the volatile season of a Presidential election. Particularly in this circumstance, writings on the Court should turn the national temperature down, not up.”
最近幾個月以來,美國最高法院最受人關注的議題莫過於美國前總統川普遭到科羅拉多州禁止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的問題。起因是川普於2020年總統大選連任失利後,支持者們在國會召開會議統計選舉人團投票結果的2021年1月6日發動「拯救美國」集會,主張投票過程受到控制。最後示威者甚至闖入國會大廈並發生槍擊事件,最後派出大量警力才在數個小時後平息。
由於川普當天有到現場進行演講活動,告訴他的支持者們「要去戰鬥」,並且在twitter(現X)等社群上發表多則聲援的貼文。因此他的行為被認為違反了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之規定,因為參與叛亂而喪失(2024年)總統初選資格,科羅拉多州最高法院也在去年12月做出相關判決。
不過美國最高法院認為,根據憲法第14修正案第3條規定,只有國會具有認定總統候選人或其他聯邦職位候選人是否具有參選資格的權力,科羅拉多州法院誤認為各州可以自行決定的想法是錯誤的,並以9:0票數一致通過。
雖然最高法院的票數一致,各大法官的意見卻並非完全相同,像是索托馬約爾、卡根和傑克遜三位自由派的大法官提到,他們否定科羅拉多州法院的是為了避免未來產生更多不必要的爭議——像是出現各州宣布的侯選人名單皆不同等問題,但同時也批評最高法院對於此案的解釋已經原先的標的範圍。
巴瑞特大法官則回應,既然已經解決了一個充滿政治色彩的問題,那法院的責任就應該要讓大家重視法律面,而非再次放大分歧。
雖然因為巴瑞特大法官是由前總統川普提名,且因上任時點有不少爭議,此一「護航」言論不免令人多做文章。但實際上司法的精神確實就是要獨立於政治與黨派之外,不應該在判決或是相關意見中參入個人的意識形態,更別說是位居國家司法機關最高處的最高法院了。
艾米·巴瑞特大法官小檔案(整理自WIKI)
艾米·薇薇安·康尼·巴瑞特(Amy Vivian Coney Barrett)是現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曾擔任安東寧·史卡利亞法官助理,2020年9月26日,總統川普提名巴雷特為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於距離2020年總統大選只有38天,因此讓她的提名備受爭議。2020年10月26日,48歲的巴雷特成為美國最高法院第115任大法官,也是歷史上第五位女性大法官。
評論專區
精選影片

台積電赴美投資|護國神山垮了?台灣被掏空?半導體產業就此一片漆黑?

川普、澤倫斯基撕破臉|川普有什麼打算?趁火打劫?美國會放棄烏克蘭嗎?

北市佛教精舍命案|宗教團體該受管理嗎?該怎麼管?

路邊卸貨害死人|經營者應檢討,別再把經營成本外部化!

郭董欠12億獎金挨告?簽的是什麼合約有影響嗎?戴正吳為什麼選擇以勞動事件提告?

台版「地面師」詐欺案|詐團盯上獨居長者!有什麼防堵的好辦法?

柯P遭起訴——政治獻金部分|法院最新的羈押理由是?柯P這部分最有可能成罪!?

北檢正式起訴柯P|起訴書寫了什麼?還有很多法律問題待解釋?

台達電員工墜樓|疑似遭霸凌?公司跟主管有什麼法律責任?雇主的義務都盡到了嗎?

八炯「中國統戰紀錄片」討論|美國、加拿大都在堤防?中國認知作戰無孔不入!

南韓「長達」6小時的戒嚴|台韓戒嚴規定有何異同?台灣宣布戒嚴更具破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