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法律】《間諜橋》:每個人都有辯護的權利,每個人都該受到尊重。

  • 2017-12-08
  • 法操司想傳媒

身為一位律師,當你的客戶是危及國家安全、受全國百姓唾棄的外國間諜,你接還是不接?

2015年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間諜橋」,取材自美國律師詹姆士·唐納文(James Donovan)的真人真事,故事背景為19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美國聯邦調查局逮補到一位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並指派唐納文擔任他的辯護律師。在唐納文的盡心盡力下,不僅讓阿貝爾免於死罪,更在之後「1960年U-2擊墜事件」成功與蘇聯交換俘虜。

本片不僅由王牌導演聯手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Thomas Jeffrey Hanks)擔任主角,飾演蘇聯間諜阿貝爾的馬克·勞倫斯(David Mark Rylance Waters)更以此片勇奪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陣容強大之外,更有許多值得法律人深思的議題。

職業道德與國家安全的拉扯

在1960年代,美蘇兩大陣營之間的緊張關係,使國際上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擦槍走火。可想而知,在那樣的歷史氛圍下,逮到一位專門洩漏國家機密給敵人的間諜,肯定被視為全民公敵,而如果間諜是當時全美國最討厭的人,那麼幫這樣「壞人」辯護的律師,被仇視的程度大概能攀升到全美第二名了。

然而,承接此任務的唐納文,並沒有因為當事人是間諜,而動搖律師該有的職業道德。在本片中,法官告訴他不要提無謂的理由,但唐納文基於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堅持證據排除法則,透過非法手段取得的證據不能用於刑事審判;情報局探員詢問他阿貝爾是否透露消息,唐納文也基於客戶至上保密原則而守口如瓶。

「每個人都有辯護的權利,每個人都該受到尊重。」承受家人不諒解、世人惡言相向的唐納文,卻能堅定說出這句話,並說服法官將阿貝爾的生命留下,以防將來美國人落入蘇聯手中時,能有交易的籌碼。果然,在後來美國派出的U-2偵察機遭擊墜,唐納文受美國政府所託,秘密前往東德談判,並成功將遭俘的空軍飛行員弗朗西斯·鮑爾斯帶回美國。

站在抉擇的交叉路口  成為屹立不倒的人

在觀看本片時,很難不對唐納文的風範感到敬佩,其實唐納文所主張的人權和法律,都不是艱澀的概念,例如「毒樹果實理論」告訴我們,證據的來源(樹)若是非法手段而來,那證據本身(果實)也是受污染而不得在訴訟中採納,但當法官已經以三十年有期徒刑取代死刑判決後,還願意繼續當不被諒解的罪人,上訴到最高法院,就需要堅定的決心和勇氣。

在台灣,忠於職責為那些被稱為「壞人」辯護的律師,又何嘗不是每每受到輿論的譴責?然而,當我們思考阿貝爾的角色時,他其實盡忠於國家所派給他的任務,即便被美國招降也不動聲色,身處於冷戰時代下的阿貝爾是否真的十惡不赦?而讓每個人都享有法律上平等的權利,這才是法治國家的價值所在。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都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事情,然而社會的複雜、現實的情勢會讓心中的道德量尺因此動搖,就如同阿貝爾在片中所說:「But sometimes people think wrong. People are people.」正因為如此,更顯得唐納文堅持的可貴,「屹立不倒的人(Standing Man)」不僅是阿貝爾對唐納文的形容,也是我們這些後輩值得學習的精神。

最後,想分享在這部電影裡小編最喜歡的一句話。唐納文曾在阿貝爾三個生死交關的情況問他:「你不擔心嗎?」阿貝爾三次都平淡的回答:「Would it help?(那樣有幫助嗎)」簡單的三個字,卻體現阿貝爾參透人生無常卻又處之泰然的心境,而或許當我們堅持信念在做對的事情,在面對外在的質疑和困難時,就能如同兩位主角一樣,各自散發著堅定的光芒。


評論專區

諮詢 大壯律師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