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法律】《班克斯:真相防線》:自由是由心中所生。

  • 2020-11-13
  • 法操司想傳媒

文/法操司想傳媒

《班克斯:真相防線(Brian Banks)》是2018年美國上映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故事描述一位16歲的高中橄欖球員班克斯,在即將成為明日之星之際,卻遭控性侵而面臨六年牢獄之災。假釋出獄後的班克斯,因性侵犯的身份在工作、生活上處處碰壁,他於是找上成立「加州無罪計畫」的布魯克斯律師,希望能為他還原清白的真相。

蒙受莫須有指控  挑戰翻案困難重重

16歲班克斯案發現場的那一天,原本他和一位女同學在學校的樓梯間親熱,但因擔心遭懲處導致無法比賽,因此他只和女同學親吻後即收手離去。然而,出於面子和擔心事跡敗露,事後女同學聲稱班克斯強行將她從走廊一路拖到樓梯間性侵。即便種種證據皆無法證明班克斯有犯行,但他因接受律師錯誤的指示,選擇認罪反而進到監獄。

假釋後的班克斯,因沙加緬度政策要求他配戴電子腳鐐,且須和學校、公園等場所保持一定距離,使得他無法再踏進球場比賽,前科的標籤也始終揮之不去。在此同時,班克斯不斷向致力於申冤的布魯克斯律師聯絡,他的加州無罪計畫(California Innocence Project )無償為有機會翻案的被告委任,但必須要找到足以撼動原判決的新證據才行。

即便布魯克斯相信班克斯無罪,但他們必須在既有的法律制度下找出方法,否則也是徒勞無功。就在苦無對策之際,當年的女同學突然主動聯絡班克斯,希望能化解誤會,班克斯冒著接觸被害人可能遭撤銷假釋的風險,也要錄下女同學關鍵的說詞。另一方面,布魯克斯和他的團隊為班克斯申請人身保護令,再次為無罪奮力一搏。

人身保護令可救濟  私自錄影要注意

這部電影片尾提到,班克斯後來在2013年加盟亞特蘭大的職業橄欖球隊,以28歲之姿成為高齡新人,並持續與加州無罪計畫合作,期盼能挽回更多錯誤的判決。雖然故事以好的結局收尾,但仍無法改變班克斯被剝奪的大好歲月,即使觀眾都知道班克斯無罪,卻一再受限於法律制度而徒勞無功,那種無力感絕非一般人所能承受。

本片改變班克斯人生的人身保護令(Habeas Corpus)是源自於英美法的制度,最早的功能是避免人民受到行政機關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到後來發展成被告可以對確定判決救濟的手段。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為,確定判決若有侵害被告憲法上的權利,被告就能以聲請人身保護令請求法院撤銷確定判決,這對於大陸法系的我國來說是相對陌生的制度。

班克斯原本想用錄下被害女同學的說詞作為新證據,但由於他未先徵求對方的同意,因此布魯克斯認為這個證據無法在法庭使用。在加州,錄音影有專門的法律規範,它要求必須雙方同意才是合法行為,但如果同樣的情況出現在我國的刑事法庭上,私人的錄音多肯定有證據能力,雖能在法庭上使用,但仍可能有刑法第315-1條妨害秘密罪的問題。

假釋有法定要件  期間須遵守規定

另一個本片涉及到的議題為「假釋」,它是一個讓正在服刑的犯人可以因為一定條件提前出獄的制度。以我國刑法第77條為例,受刑無期徒刑超過25年、有期徒刑超過1/2且有悛悔實據的犯人,可以由監獄報請法務部許可假釋。假釋期間只要未經撤銷,就視同剩下的刑期已經執行完畢,也就不用再回到監獄了。

在假釋期間,獲假釋者基本上不會被限制身體自由,但會受到保護管束,也就是一定程度的監督輔導措施。但如果假釋期間又故意再犯罪,而且受有期徒刑宣告的話,那就會被撤銷假釋,原本沒服完的刑期就必須繼續關下去,剛好日前我國大法官作出釋字第796號解釋也與這部分假釋規定有關。(延伸閱讀:【快訊】釋字第796號解釋

布魯克斯曾說,他是因為自己經手過的一起案件,才決定發起加州無罪計畫,而這起案件的當事人Marilyn Mulero至今仍關在監獄,布魯克斯也持續在救援中。看到本片班克斯和布魯克斯的精神相當令人動容,但也反應出法律制度存在它的缺陷,以及執法人員更應以謹慎的態度,面對每一位當事人和他們寶貴的歲月。


評論專區

大壯律師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