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法律】《你只欠我一個道歉》:道歉不是軟弱的象徵,而是文明的體現。

  • 2019-03-08
  • 法操司想傳媒

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這其中除了輝煌的一面,更多是無法抹滅的傷痕。一個國家往往不是由單一族群所組成,而從過去的歷史事件中,不乏因為種族、宗教、文化差異所產生的衝突,甚至引發戰爭。《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就像是戰火過後的餘溫,因為一條水管,而蔓燒開來。

《你只欠我一個道歉》是一部2017年上映的黎巴嫩電影,並獲得第90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成為黎巴嫩第一部獲奧斯卡提名的電影。故事主角東尼與即將生產的妻子,居住在黎巴嫩貝魯特,某天因為不願意修理陽台已損壞的水管,而與水管工人葉瑟大吵一架。憤怒交加的葉瑟脫口罵出「王八蛋」,東尼於是以此告上法院。

起因於小爭執 擴大成國內衝突

在發生爭吵後,東尼曾要求葉瑟向他道歉,但就在葉瑟前往道歉時,東尼因為說出「某句話」,一時激怒葉瑟並憤而朝東尼揮拳。在法庭上,葉瑟雖然承認自己的傷害行為,法官卻因為雙方皆隱瞞東尼說出的那句話,而認為提交的證據不可信,將葉瑟無罪釋放。

之後,東尼在ㄧ次工作中用力過度而昏倒,他的妻子因目睹一切而休克,連帶導致腹中的胎兒早產。因為這起事件,兩邊各有律師自願找上門,並將東尼的案子上訴。在上訴法庭中,原告律師先是請到醫生作證,表明葉瑟揮拳導致東尼的妻子產生情緒上衝擊,並直接導致早產的發生;另一方面,被告律師則試圖以葉瑟本性良善,是基於憤怒才衝動行事作為抗辯。

隨著劇情推演,雙方原本的爭執,逐漸演變成一場國內族群間的衝突。原來,東尼是黎巴嫩人,葉瑟則是巴勒斯坦的難民,從1975年開始的黎巴嫩內戰,就是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馬龍基督教派團體的衝突。這起長達15年的內戰,導致族群、信仰不同的雙方一直以來關係緊張,也使得起因一條水管的小事,再度勾起黎巴嫩人與巴勒斯坦人的叫囂和仇恨。

仇恨言論發酵 激憤下的回擊

要看懂這部片,或許對中東地區歷史有所暸解的讀者,才能體會東尼與葉瑟的衝突從何而來。片中東尼說出激怒葉瑟的那句話,直譯是:「夏隆如果把你們殺光就好了。」至於夏隆是誰,那是在黎巴嫩內戰期間,位於黎巴嫩南部的以色列,長期與巴勒斯坦衝突,以色列國防部長夏隆於是下令進攻黎巴嫩,屠殺巴勒斯坦人。

由此可見,對於巴勒斯坦的難民而言,這是充滿仇恨的一句話,不但是法庭兩造律師攻防的焦點之一,也是因為這句話,引起兩派人民對彼此的不滿。從法律的角度來看,被告方律師藉著這句話仇恨滿點,主張黎巴嫩刑法第228條規定,當行為人處於極端情緒下,作出超越正當防衛範圍的犯罪行為,可以被無罪釋放。葉瑟正是被激怒處於極端情緒,才揮拳傷人。

其實,在我國也有類似黎巴嫩刑法第228條這樣的規定。例如我國刑法第277條是關於傷害罪的規定,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但第279條說,若是當場激於義憤,刑度則減低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不過,通常義憤必須達到客觀上一般人都會忍無可忍的憤怒程度,而不是自己覺得很生氣就可以減輕刑度。

兩造爭執不休 放下才能真正和解

另一方面,原告律師也做了不少法律上的攻防,比如東尼使用「如果」這個詞,表示他只是傳遞一種想法,並沒有要煽動仇恨的意思;而且東尼對葉瑟說出這句話時,只有他們兩人和葉瑟的老闆在場,顯示他沒有要散佈於眾。甚至,葉瑟揮拳最終導致東尼妻子早產的因果關係,也是原告律師設法主張成罪的理由,不愧是在本片中頗有地位的大律師。

對於生在台灣的我們,大部分的人可能並不清楚中東歷史的脈絡,更無法體會中東國家間的烽火連天。藉由這部片的劇情,可以了解黎巴嫩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以及周邊以色列、約旦等國的緊張關係。更重要的是,面對歷史留下的傷痛,曾經犯下的錯誤必須誠心道歉和彌補,也應謹記歷史的教訓,才能真正迎來和解的一天。

 
 
 

評論專區

大壯律師 LINE
top